任何比较均有一个参照系,CPI也是如此,因此有"同比"和"环比"增长多少的说法.
假设物价大幅上涨是去年3月份的事情,今年1月份的物价即便与去年3月份大致相当,也就是说CPI没上涨,但与去年同期(即去年的1月份)比CPI增幅很快,这就是"翘尾因素".去年3月份的价格上涨波及到今年1月份了.
以上年价格为100,统计当年的价格与上年价格相比的变动幅度,被称之为同比价格指数,这种方法可以比较直观地考察即期价格变动的幅度。然而,这种统计方法容易产生所谓“翘尾”因素。例如,上年的前9个月价格指数较低,而在第10个月以后升高,那么,在下一年的前9个月的同比涨幅都将比较高(因为上年基数较低),直到第10个月涨幅才会相应下落。这种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夸大即期价格变动程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