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998 1
2014-11-25
大家都知道,企业加杠杆是有“天花板”的,杠杆见顶之后,现金流很可能就不能覆盖利息支出,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就会恶化,企业就不敢去借钱了,大家都不愿意借钱,市场利率自动就会下来。但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因为在“保增长”目标的压力下,继续扩张和投资的大部分企业都是ZF支持下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对财务约束不敏感,“借新债还旧债”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特别是恶化到资不抵债的时候,多高的利率它也敢借,因为它在借债时可能就没有考虑过还债的问题,反正自己是大型国企,又不能破产,即使成为了“僵尸企业”,背后也还有ZF兜底。所以,利率老降不下来,过剩产能也老去不了,这就是中国经济面对的现实。这个时候怎么办?经济理论告诉我们,这个时候需要利用市场力量强行去杠杆。比如,让“僵尸企业”破产的破产,关门的关门,重组的重组,兼并的兼并,否则,再多的流动性也会被这些企业吞噬。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很可能成为全世界跌倒后爬起来最快的国家,为什么?因为美国采用的就是市场机制,他允许房价下跌、允许银行破产,甚至允许家庭破产。市场手段看起来很无情、很残忍,但美国到现在只用了不到6年的时间就把资产负债表修复到2003年的水平,去杠杆过程已经基本完成。欧洲不愿承担坏账的后果,拒绝削减自己的福利,日本想用超级量化宽松来平衡资产负债表,结果是欧洲的负债下不来,日本的负债还在恶化,二者至今都仍在泥潭里挣扎。再看看我们,为什么喊了十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杠杆却不降反升?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一直不愿意看到增速下滑,当然杠杆也就越加越高。当然,对中国企业而言,“缓和”的去杠杆方法还有两个:一是将国有企业的杠杆转嫁给ZF或者私人,毕竟中国ZF特别是中央ZF的债务风险还“整体可控”,而私人的债务率还比较低;二是加大财政支出,刺激市场需求,让“僵尸企业”逐渐去库存,凭借自身的盈利能力去杠杆。这正是我们目前主张“预调微调、区间调控、定向调控”政策的目的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5 11:09:58
一次降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但是这打开了降息周期大门 未来会有降息降准后续操作 此外 民营银行出现也是大概率事件  未来竞争一定会把利率降下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