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379 3
2014-11-25
最近,《科学》在新闻栏目发表了Hvistendahl的专题文章:Show me the money: A bitter dispute laysbare questionable practices in China’s foreign-talent programs. 故事的主人公是物理学家Leonhardt及其夫人Silberg,2012年分别受聘华南师范大学的为期五年的“千人计划”和兼职岗位,因经费使用与工资等问题与聘任单位发生争执,双方各执一词,指责对方失信,经调解无效,遂于2014年终止合同。

   以往,都是海外华裔教授与国内单位合作,共同套取国家“千人计划”及其地方配套的巨额经费。也许因为文化背景相同,尽管所处国度不同,价值认知有差异,双方总能够找到共同点,相安无事。你想想,以你领衔,组建“千人计划”团队,拥有上千万的研究经费,而你只需要每年到所在国内单位报个到,呆上个三五天,前呼后拥,好吃好喝好玩,比不上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架势,也是你的老外教授同事做梦也想不到的美事。他们可能纳闷为何每次你从中国度假回来后,容光焕发,腰包也鼓起来了,出手阔绰,不仅可以带回几个好学生来,没准还弄几个小蜜一块来,从而激发他们也要到中国来淘金的热情。

   这不,机会说来就来了,挡也挡不住。海外华人面孔的教授来的多了,已经不新鲜了,中组部出台文件,对不称职的“千人”教授要进行辞退。国内高校就以吸引正儿八经的老外教授为噱头,进行炒作。美裔、徳裔教授尤其受欢迎,他们的蓝眼睛、高鼻子就是最好的名片。可是,国内高校领导想不到的麻烦也来了。老外的价值观不一样,与中国文化格格不入,上述教授夫妇与广东高校的冲突,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中国,行贿受贿是天经地义的事,求人办事都是利字当头,拿钱开道,连河北秦皇岛市供水公司领导这样的小官都藏有上亿来源不明的财产,官员贪腐泛滥的程度到了让人无语的地步。中国人把这套文化还带到了国外,在加拿大,有华人学员向驾校教练行贿;在澳大利亚,有华人父母向孩子的老师行贿,被告上法庭,时有所闻。文章中提到的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千人教授因太太在广州工作了两个月后仍未拿到工资而不爽,向单位提出查询,广东高校立马给这位教授汇出了50万元,比教授夫人兼职工作五年的工资总和还多出10万元。这在国外的话,不是名目张胆的行贿是什么?单位负责人以文化差异来为欺骗行为开脱,实在有失中国人的面子。在信用破产、法制不健全的当下,国内高校遇到此类合同纠纷,均以败诉收场,只好由老百姓来为这些“免税补贴”买单了。



英文原稿:Mara Hvistendahl. Show me the money. Science 24 October 2014; DOI: 10.1126/science.346.6208.411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6/6208/411.full.pdf

中文译文:“千人计划”那令人垂涎的邀约背后http://www.bio360.net/news/show/12285.html



新闻来源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71894-84615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5 19:17:29
科学网上看到如此头版头条,不知是真是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6 00:19:19
真实丢人现眼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26 06:10:53
这就是MADE IN CHINA.大赞,中国学术界世界在世界上扬名终于不再靠男教授脱女学生衣服了,谢谢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