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报价越高,医院越爱收购?昨天,首部药品流转蓝皮书《我国药品流转职业开展陈述(2014)》发布,查询显现医院为寻求赢利取得较高的药品加成,多偏向收购高价药。据悉,《陈述》发布会由我国医药商业协会、我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方针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一起举行。
  依照根本的供求规则,商品报价越高,收购量及需求量越少。但《陈述》查询显现,公立医院药品收购存在相反的规则,即药品报价越高,收购量就越大,反之则越少。“这与药品的加价率操控方针直接有关。”我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方针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说。
  据了解,2006年,发改委等八部分联合发文规则,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出售药品,要以实践购进价为基础,加价率不超越15%。《陈述》查询发现,加价方针原意是操控药品零售价,终究却致使医院偏好购销高价药、排挤贱卖药。“医院在收购价基础上加价15%,收购价越高医院的批零加价收益就越大。”
  “除了15%的加价率操控方针外,医院在药品零售环节的独占位置使其能够和药厂合谋抬高药品的批发价,不仅能取得‘明’的加价收益,还能从药厂获取较高的‘暗’的回扣和返利等。”朱恒鹏说。
  《陈述》主张,撤销加价率操控方针,“这样能够消除医院购销高价药的偏好,但不是说将加价率由15%降为零。要从根本上下降药价,还是要逐渐撤销医院在零售终端的独占位置,使一些药品质量较好且报价不高的公司有较大的商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