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终于告一段落了,回想过去的岁月,感触颇深。
政治:我很满意了,这门课花的时间最少,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这门课也不用花很多时间。但是注意:想过文学国家线的话如果专业课不是很强还是要靠政治和二外带上来的,方便调剂其他学校,不然总分会不够。政治不能花太多时间,但也不能一点不复习。大题背诵的话背太多作用也不大,一定要重视选择题。
对于英语复习战略则是先把词汇掌握好,建议你可以利用作数学题、英语阅读题的间隙来背单词,每天大概有五六次吧,每次背一组,一组大概有三四十个,临睡前再在脑海过一遍,应该就差不多了。其次, 阅读理解,要一篇一篇的仔细阅读,弄清文章的主旨和结构是最重要的,不要泛读太多。 最后是作文训练,没有必要很早开始,一定要在词汇大致通了以后进行,否则就是做无米之炊。在考试前一两个月之前开始背诵即可。
我的本专业就是英语,因此在考研的前半年我并没有专门看南大的参考书,文学方面只是跟着课程上英美文学史及选读,法语是一直在准备法语四级。至于法语,二外法语:南大指定的是北外马晓宏1-3,这个比其他学校制定的教材如新公共、简明都要难点,大家可以有选择性的学习。加强词汇的记忆,还有就是课后的翻译。(这两年有出自课本的段子,今年没了,12年汉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法语底还好,所以暑假之前草草看完第二册,也不着急。后来要赶复习进度,便花了几天时间把第三册读了一遍其实这远远不够后来做第三册的习题,一做,错老多,也是课本没看好的缘故。老师也为我们考研的同学着想,简单讲了讲第三册的语法,也是有帮助的。直到最后做真题阶段,我发现真题翻译看不懂,才有些担心。我于是开始听音频跟读,背单词。那时候也没想着能进复试,只觉得总分不够,就连调剂的希望也没有了。直到暑假的两个月,我才开始看参考书,做综英的题,这两个月的复习是颇有效率的。等到开学的时候,情况有了转变。我身边有一些人保了研,说实话,我虽清楚的知道不会有我,但心中总有一些不甘心,一些委屈,一些不服气。在这时,很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态平衡。到了十一之后,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松懈了,有的蠢蠢欲动要去找工作,有的犹豫着要考本校的研,有的干脆半途而废了。坚持,坚持,坚持,我每天都会对自己说。
南大非常注重基础。平时练习时一定不要忘了基础的培养。南大的基础英语题型比较特别,在考研初期可以分模块练习。看见诚笃南大(http://www.passnju.com/)有个帖子上讲要每天抽出一个半小时练,我照做了,很有效。阅读要快,可以拿专八阅读来练,每天半个小时足够。实在不行可以报诚笃南大的辅导班。翻译也是个慢功夫,英翻中,中翻英,每天都练。我汉译英用的张培基的英译散文选,英译汉用的连淑能的英译汉教程。其实这两本书也是之前帖子上推荐的。至于改错,就很棘手。南大改错很难,所幸这次初试没考改错。帖子推荐用王文琴的专八改错,但我一直买不到,用星火的也好。完型填空是近两年才出现的题型,我用的专四完形填空,不看选项自己填。至于作文,一定要注重格式,另外我从图书馆借了慎小嶷的雅思写作,也不错。其实写作也是个慢功夫,初学写作的人难免会将自己的母语思维带入英语写作,只要扩大阅读量,文章便会越来越地道。
语言学:花的时间最多的一门,但是成绩并不是太满意,其实能考的更好的。也是最有话说的一门,今年题目我也记得不太准确了,就不给大家回忆了,说说我的经验和不足吧,第一题沿袭2010年的,比较类名词解释,基本都是很常见的,背了许多社会语言学的terms,一个没考到,很郁闷,其实大家也不用去死记硬背,到了考场上真的就时间很紧了,你可能不是按照原来背的写的,这样的话肚子里就一定要有货,能自己发挥,所以平时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理解上,你理解了不按书上的原话也能行得通的。
翻译:南大翻译考的不难,也确实不难,从历年真题的段子都可以看出,但是还是会有你不认识的词出现的。汉译英历年都没出过散文翻译,一般都是介绍旅游景点,解释教育文化之类的,但我也不敢说以后不会考张培基或散文108里面的文章,大家有时间还是要多做准备的。既然不难就一定要翻得地道,南大要的是精品,不然就只能是很普通的分数,我本身有一定翻译基础,就没做什么特别的练习。
个人经验就分享到此了,各人学习方法有所不同。也许还有更好的,写出来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