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342 0
2014-11-27
顺应世界性的音乐教育改革,我国也启动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结我国新时期音乐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创造性的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一系列新的教学规范和要求,是一个具有纲领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某些方面具有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的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针对基础音乐教育而言,但事实上高师音乐院校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的成效如何,却与高师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在基础音乐教育进行改革的时候,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也必须相应地行动起来,而且要走在前面,去思考这样一个最基本问题: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本文以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当的教学能力。这两方面或许是将来基础音乐教育师资必备的条件。而当前的高师音乐教育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从课程设置看,依照的仍然是20多年前
颁发的大纲,沿袭着专业音乐院校的一套教学模式,这很难培养出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和相当的教学能力的学生。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高师音乐教育在具体操作上培养目标不明确。当前,从事高师音乐教育的许多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自身人文知识的缺乏制约了他们的全面教育能力,在技术领域或许有深度但没有广度,他们以培养所谓的“演奏家”或“演唱家”为其教育目的,这与高师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是相悖的。无数的事实已证明,仅有专业技术的人是难以走向艺术颠峰的。在高等音乐教育之中,我们知道,其专业学科的划分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的融合体。因此,向多学科的跨越式学习,是高师音乐教师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明确高师音乐教育目标的先决条件。只有具备这一条件的高等教育师资,才有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基础音乐教育师资,从而使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逐步迈向其真正意义的教育目标。
其二,高师音乐教育往往忽视了教育、心理学科课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常常忽视了教育学科课程,这些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事教育行业的素质结构。有些在学校里的优秀学生,却很难胜任基础音乐教学任务,这或许并非他(她)的技术、知识水准不够,而是不知道该如何教书,这首先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匮乏使然。所以,将来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要重视教育学、心理学科课程的建设。
其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滞后。在信息时代,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这样难以培养创造性人才。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史上的一次革命,极大地冲击了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教师若能自如地对高科技信息技术加以利用,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必然会提高教学质量。问题是,现今的许多高师音乐教师不能很好地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效果当然很难奏效。所以,要真正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就要充实高师音乐教师的高科技技术应用知识,要想尽一切办法补这一课。本文来源:论文发表www.qwqk.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