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05-7-24 22:27:00
楼上分析得很正确,虽然我们现代人觉得不好理解,但那时就是这样,既使技术有改进,但始终不是机械化.不知我们的NIE版主以为如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5 19:19:1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01:12:00

“如果采取新技术于生产,会增加社会财富,也会增加统治者的物质基础,为什么统治者不愿意呢?”

采取新技术于生产,增加社会财富,也增加统治者的物质基础,但是正于马克思说的“人们只有在吃饱后,才会去想别的事。”社会财富增加了,人们富裕了,他们就会去想为什么我不是统治者呢?这势必危及到统治者的利益。在个人私欲的趋使下,它必然维护自己的利益,想尽一切办法维护现在的制度,摒弃新的技术。

“如果先进技术不等于生产力,那么提高教育素质、入学率是否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有正面作用。经济增长地指标或标准不再也不应该是单纯的数字上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16:26:00

武侠小说中对“武林秘笈”的激烈争夺反映了知识产权制度的缺失对知识传播的限制。

人们宁愿投入大量精力(甚至生命)去获得秘笈也不愿意自研武功(即便许多盖世英雄也如此),所谓秘笈常常是前世“无名氏”所著。可想而知当时知识传播的观念与困难。前辈常常要“留一手”以防后辈“反一刀”,这样武功也许只会越传越少,越少争夺越激烈,形成恶性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16:30:00

中国人不知(或者不想知,或者不注意)四大发明究竟是谁首先做的,这本身也许就是个问题。

四大发明并不是“科学发明”,而是“技术发明”。新技术的出现绝不等于新技术的广泛传播。制度性因素也许决定了在新技术选择方面的偏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16:49:00

财富如果没有切实的保障,增加财富的动力就会被限制——甚至财富增加成为危害财富的信号,人们在增加财富的同时就可能把稀缺资源用于财富保障上——同政府或黑势力勾结,“花钱买太平”;或自己建设保障力量。财富增长的内生动力受到限制。新技术创新常常是个充满风险的过程,一般需要较多的资源投入,“后劲不足”也阻碍技术创新。

古代帝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固然增加了他们的长远预期(更愿意从长计宜,也愿意增加社会财富,因为天下财富被认为是他自己一家的),却可能降低了人们增加财富的动力,因为帝王只许诺对自己的财富的保障,却没有许诺对其他人的财富的保障。如何在统治者与财富创造个体之间寻求最优“平衡”是一直探讨的问题(也算一个委托代理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8 17:02:00
应该说,中国传统上一直面对人口增加以及由此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而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高度依赖(即便是科技发达的外国仍如此)——中国又恰恰是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技术创新偏好上中国可能更偏好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所谓“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帝王每年的重大考虑也往往是这些国家安全问题,全力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往往成为帝王的首选。帝王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就无从谈大规模进行科技创新投入了。行政人才而非科技人才是帝王们的首选。我们所看到的,也许不是帝王们不理性的选择,而是众多约束下的无奈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0 11:41:00

根本的原因是科技发明之外的市场机制和产业化链条.发明轮子的先祖在改变人类知识方面迈出了创新性一步,但是,精细的钟表用的齿轮和卡车上的大轮子,轮子的千百次使用已经改善了它的基本概念.

我们缺乏的还是市场经济制度.看看今天的状况,我们没有发明电脑,但是与它有关的产业是多么大的规模,带动了经济多大的增长,印度在软件开发方面也比我们先进,但是他的市场化和电脑普及程度如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0 16:30:00

回复:(sungmoo)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5-7-28 16:49:51的发言:

古代帝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固然增加了他们的长远预期(更愿意从长计宜,也愿意增加社会财富,因为天下财富被认为是他自己一家的),却可能降低了人们增加财富的动力,因为帝王只许诺对自己的财富的保障,却没有许诺对其他人的财富的保障。如何在统治者与财富创造个体之间寻求最优“平衡”是一直探讨的问题(也算一个委托代理问题)。

谢谢sungmoo兄的参与。

但是,为什么不可以反过来想:因为君主是独裁的,永久性的,更有激励建立好的制度来实现长远收益?为什么皇帝没有给臣民稳定的预期呢?竞争、世袭,在形成稳定性预期方面会因为什么因素而导致不同的产权保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0 17:56:00

当我们遇到说不清的问题,我们可以把谜底统统归于“文化”,这是一个永恒的答案,也永远不是一个答案。

正如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没有出现系统的代数语言一样(没有代数学的系统发展,数学发展太成问题了,单单古罗马拒绝“0”就造成了许多困难),许多谜都是很难解开的,后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所知(knowledge)猜想前人选择的原因。时间的不可逆性使后人不可能回到前人的时代发现他们所遇到的具体约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又不是经济学所首选的。子非吾,焉知吾为之理?不管怎样,传统的惯性的力量是巨大的(否则“传统”、“惯性”便不易定义了)。

中华文化中有独道的书法、国画等艺术珍宝,为什么西方没有出现此类艺术形式?为什么中国将表意的方块字坚持了几千年,而西方几乎都采用了拼音字?这也许与“为什么中国没有出现工业革命”拥有相同的答案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30 18:07:00
个人历史知识有限,“藏富于民”贯彻得比较强的是宋朝吧?个人以为,中国的帝王自奉为“天子”,想做的事太多了(其中不乏真心为老百姓做的事,因为老百姓是“子民”),想多做事,就要集中权力,集中财力,而这种集中其实面临着巨大的约束。财政不济,政令不尽就表现了这种集中的困难。帝王成了公共物品的最重要的提供者,公共物品也是稀缺的(甚至是高度稀缺的),尽责的帝王会死于忧患,而怠工的帝王会死于安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4 03:21:00

对于君主来说,短期利益更为重要,因为期限越长,他所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新事物的大范围运用引起的社会动荡,甚至会使其君权旁落,这样的长期利益,对于一个随时处于危险中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诱人之处呢?

四大发明这样开创性的东西,正是在君主没有给人民一个稳定性预期的情况下取得的,在有了稳定的科举考试预期后,顶尖的人才就都被吸引进了文官阶层,没有进入这个阶层的,也削尖脑袋向上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6 21:39:00

我是随机漫步的朋友,为了节约时间,就不再申请新用户了。

“四大发明”是人为加在一起的,每个发明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不同的局限,如果笼统地分析,恐怕不容易把问题弄清楚。

所以我想楼主的意思是:一项技术有在某地发明的优势,为什么却不能在相同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四大发明在中国产生,为什么它的在国外却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如果没有一定的激励,一个发明是不容易产生的,即使有偶然的因素,那也会因为没有“好处”而失传。换言之,如果说没有需求所以没有得到发展,那么当初它为什么会被发明呢?如果没有利益的驱使,即使是天上掉下来的发明图纸,也不会有人去捡的。

这样,发明一旦产生,几乎就可以说明需求的存在。至于发明者的激励,无论是赚钱、生存,还是立功、立言、立德,都无所谓。

以造纸术为例,其实早在蔡伦之前二百年,民间已开始利用植物纤维来造纸,但是因为用麻或苎麻为原料所做的指,质地粗糙,无法用于书写,而棉花制成纸,却又因价格昂贵无法普及。而欧洲则是用草叶和羊皮,前者虽然便宜,但是干脆易折断,后者却相当昂贵,一般百姓是用不起的。

无论在古代的西方还是东方,如果有现代意义的“纸”从天上掉下来,绝对可以马上成为上诉古老用纸的替代品。古老用纸之所以能够使用,说明“纸”的需求是存在的。

说统治阶级或谁谁谁的限制或不重视、不知道“纸”的好处所以“纸”的生产方法没有得到普及,没有说到点子上。毒品也是被大多数政府甚至是私人限制和反对的,为什么却越禁越盛?

蔡伦时期的中国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要发达,较为富裕的中国政府培养了一批像蔡伦这样,不需要用太多精力劳动却有饭吃的官僚阶级,为发明创造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发明家”有比较固定的收入和充裕的时间)。

但是有了发明不等于可以马上投入生产。我们知道,中国社会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不容易发展商业大型的工业。在一个封闭生产的社会里,纸的用途是不大的。中国人不需要太多的书面工具。周其仁老师曾在课上说:“甲骨文那么大费劲刻什么?无非就是刻契约嘛”,补充一下文字的出现还因为占卜吧!占卜的原因应该是(预测未来的)信息费用太高,换言之,占卜是降低(预测未来的)信息费用的途径。“纸”在这方面就没有什么优势了。而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又使中国人不需要太复杂的书面契约。

中国古代能用到纸的地方不多,无非是贵族和读书人。这里的读书人不是指“读书的人”,而是为了科考、以读书来寻求出路的人。贵族毕竟是少数,读书人的书由于有竹简等廉价的替代品,“纸”的市场已经不大了。也就是说,少数人造纸的激励是有的,蔡伦可以为皇室,为功名,为兴趣造纸(而发明纸);社会却没有大量生产它的动机。

如果想打进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纸”的生产成本。但是同样由于上述的原因,中国没有足以低成本生产纸张的工业和商业条件,不能进行社会性的生产和使用。这样,造纸技术一直滞后。直到被传播出境,由于国外大量的需求,以及低成本的规模性生产和机器制造技术,廉价而实用的造纸术才慢慢发展了起来。

(由于这是临时看到和想到的,没有通知“随机漫步”而私自发表,望见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6 22:47:1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7 09:55:00

西方人认为人类有三大发明:采火法、轮子、银行。

一次,作为数学家的Thom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个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个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Thom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摇曳妩媚,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R.Thom是法国人,35岁得的Fields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12 12:55:00

首先,至尊红颜 的问题中大都含有‘统治者’,‘皇帝’的字眼,如果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不。。。。。。?或者他们可以。。。。。。等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皇帝与臣民),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主体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以及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中去考察可以得到一些解释和答案。如果仅仅从技术或制度本身去研究四大发明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变成先进的生产力,我想答案可能会有失偏颇。不知 至尊红颜 怎么看。

其次,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四大发明的问题应该选择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譬如四大发明产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制度或环境是有利于创新的),四大发明产生后的时期(他们为什么没有得到应用)。

最后,我觉得要搞清楚至尊红颜要问的问题的实质。

我还有后续,下次在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7 22:28:00

听见窗外的鞭炮声,突然想起,四大发明窗外这作响作彩之物居然占了三样!相信国人在如何加上指南术上也颇下了些功夫,只是条件太限,未能将四大发明浑然成一物。(虽然,指南术可以测风水)

鞭炮再好看,再响烈,恐怕也不是“生产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8 13:14:00
谢谢各位的回复,这个贴子沉下来很久了,今天还有人讨论,说明大家都关心中华民族的复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6-28 15:42: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