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458 6
2014-11-30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茶镇渔丰村74岁的胡万志,手里有一张父亲留给他的60年前的10万元存单。如今,老胡想将这张存单兑现,中国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表示,需要先对这张存单进行核查,才能确定是否可以兑现。  11月28日,提起那张10万元存单,胡万志第一句话就是,那是他的宝贝,一般不给别人看。胡万志说,钱是他的父亲1954年12月18日存进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的。
  “我近几年盖房子,欠了十几万元的债,就想着能不能把存单上的钱取出来还债。”老胡说,他唯一的儿子如今在外打工,他取了钱后,儿子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这张已有些残破的存单正面显示:存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金额为大写的拾万元,存期为1954年12月18日至1955年1月18日,存单编号为陕A0090382。 28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汉中市中心支行办公室负责人看了存单的照片后表示,这张存单是真是假、能否兑现、按什么比率兑现等问题,都要等银行对存单核查清楚后才能回答。
  那么,1954年的10万元,相当于如今的多少钱呢?陕西理工学院经济学专家表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家曾发行新的纸币,和之前的纸币币值兑换比率为1:10000。也就是说,胡老先生手中所持的存单,也应该是按照这个比率兑付,现在可能不值钱了。
  据了解,2012年,西安的王广乾老人也遇到类似情况。他到银行咨询得知,他那张“上世纪50年代存入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面值为10万元”的存单,按照规定,只能兑换成现在的12.9元。
这篇报道,到底恶心了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30 09:03:04
牛人,存了这么多年不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09:05:53
没什么,这叫为人民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09:11:46
国内的银行就是这样霸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09:18:41
这样的话题炒了一年又一年,关于其中的经济逻辑,我说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50年代货币改革过程中一定的货币兑换比率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其次,银行存款长期而言被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通胀所吞噬,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啊。。我想楼主对于国家的货币改革以及对应的货币兑换的法律规定应该没有异议。

那么话题就转换到通胀上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通胀趋势,这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任何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的基本常识啊,甚至在某些阶段央行采取通胀目标制制造一些微量的通胀来促进经济发展。当然恶性的通胀吞噬社会财富,这点没有问题,但显然这不是本帖讨论的范畴;

那么,既然一定的通胀在社会发展中是没有问题的,那么现在的问题是 讲银行有没有主动为储户保值增值的义务? 显然没有啊!你储户按照一定利率存入银行存款,银行还要每年按照一定的通胀给你加进去替你保值增值?你说破天也没这个规定吧。。

嗯,以上是我个人的看法,所以在这里老农只能自己承受这个结果------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坐吃山空这种事情是日日夜夜都在发生啊!财富积累的法则和古代存白银存地契的时代早已大为不同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30 09:55:54
ZHC19811026 发表于 2014-11-30 08:42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茶镇渔丰村74岁的胡万志,手里有一张父亲留给他的60年前的10万元存单 ...
国内银行真“霸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