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36 1
2008-08-04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许多学校不能补课了,究竟谁是谁非?补课本来是为了填补班级课堂制对因材施教的不足之处进行补救,而学生本人对学习压力感到疲倦,学生家长对学习成本感到反感,教师对此感到无奈。

这是大家对供给方的态度,而需求方呢?我们从市场寻找答案,上面领导一道禁令下来,全学校不得补课,问题解决了吗?

这个额外市场留给了非学校方的教育培训单位,比如形式多样的各种学习加强班和素质培训班等,名词五花八门。

说到私有利益问题上,投入索取回报是正常的交易,只要彼此之间建立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至于恶性减缓教学进程的不属于主体,因为教学大纲有明文规定教学进度)

  这是社会对教师的一种藐视,只要教师手沾些少利益,哪怕是一个馒头,他们都会把这个馒头称之为血馒头,再到最近几年的教师负面报道,这些是在夸大其词扭曲事实,其实也难怪,终端产品(毕业学生)找不到市场定位自然会怪罪于决策者。上层得罪不起,只有迁怒于弱势群体(教师属于弱势群体)。

  这里不用我强调,供给如何扭曲,需求还是存在,市场就不可能消失,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另外设立的教育门槛只能让参与者增加学习成本而并非是事半功倍。有钱人家的孩子是不在乎的,而苦了广大劳苦人民和教师们,这个道理也只有同行深有体会。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4 21:58:0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8-4 22:04:00
最简单的而最根本的原因:高考是穷孩子通向白领社会的唯一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