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一般定义
“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差异很大,所以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所以又被称作“大文化”;中义的文化,是把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观念,局限于精神财富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结果。而狭义的文化,是把文化作为具体的科学
知识,包括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学习与运用,以及对某种具体技能的掌握,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文化是影响和解释人类
生活方式的
知识、制度和观念的复合体。
(二)文化现代化的指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经济、
政治、文化是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文使用的文化概念,就主要是指与经济、
政治相对的文化概念,它只限于精神现象的领域,是中义的文化。对这一文化概念可以这样理解:首先,要从社会制约性的角度,把文化看成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观念形态的东西。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性质是由经济和
政治状况决定的。其次,对于人的生存来说,首要的是物质需要,但人也有精神需要。文化就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及其结果。再次,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对文化的需要是人的一种社会需要,所以文化是社会性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纯粹个人性的精神活动。最后,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力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能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现代化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文化领域是文化的创造、生产、传播、服务、消费和保存的领域。一般而言,文化现代化是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
(三)文化现代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现代化,其本质就是,为了适应现代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不断为传统文化注人现代性,使其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过程,是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是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文化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文化现代化必须以经济、政治现代化为基础,既受其影响与制约,又对其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二,文化现代化是最深层次的现代化,它的启动相对于经济、政治现代化而言较晚,其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过程也更为复杂。第三,文化现代化由于其主体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在模式、途径和进程中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第四,文化现代化的成果蕴涵于特定民族的文化之中,其作用的发挥体现在该民族的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文章来源:发表论文
www.caigao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