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时间减税应对滞胀危险 能否启发中国
奥运不断临近,人民币升值却在7月放慢了脚步,并在上周一创下三年汇改来最大单日跌幅。这引发外界推测:中国宏观经济重心可能在奥运后从遏制通胀,转向保证增长。但是和美国乐开“税收处方”不同,中国的宏观调控一直在汇率和利率上打转转,也面临更严重的“治一经,损一经”的困局。
众所周知,出口是中国经济的主力马车,三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上升近18%,成为出口导向型中国经济的一个高门槛,令所属行业企业苦不堪言,也令中国启动内需的迫切需要走上前台。加速人民币升值以遏止通胀,一直有很高的呼声;而此举却意味着,进一步加大中国“世界工厂”经济增长的难度,进入7月,这一问题尤其凸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7月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4%,是2005年汇改以来首次回落到50%以下。换言之,如果这一数据表明7月前中国经济仍在扩张,那么7月后则反映出制造业占极大比重的经济未来增长存在严重隐忧。
对照次级贷款危机爆发后,同样面临通膨和经济走缓两难的美国,第一时间开出税收处方,并且疗伤方案屡屡与税结缘,中国看似完全不受美国运用“税收”为处方的启发。提振内需堪称中国经济治本之道,在这个意义上,有与虎谋皮之嫌的退税政策不但值得效仿,而且当是“国民双赢”。因为内需不振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系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欠缺和滞后,而要调整贫富分化,完善国民福利,鼓励和引导消费,税收都有舍我其谁的功效。此外,中国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已经多年以来数倍于经济增速,2007年财政收入增幅高达32.4%,约为GDP增速11.9%的三倍,目前正可考虑参照美国通过税收处方,还富于民,启动内需。
美国政府以精明着称,“税收和死亡”形同国训,但山姆大叔“退税”慷慨让人感慨、精耕细作也令人值得玩味。“细”到什么程度?可谓让人“报税如见鬼。”
所谓报税,简单说,就是每年大家都要对国税局漏扣的,自行补缴;对应该享受的退税优惠,自行申报,4月15日是截止日。而细致复杂的程度,用两则广告最好说明。
第一是在洗漱间,一个黑眼圈爆炸头的男士面对镜子突然惊声尖叫,让观众下意识地认定“见鬼了”,而当镜头定格,大家恍然大悟——映入镜子的灯箱广告提示报税截止日期快到了。
另一则是位风姿绰约的女士车站候车,自然吸引不少男士目光,其中一位勇敢搭讪,“估计(车来的)时间快到了。”孰料平平无奇一句话,令淑女变身河东狮,对男士咆哮曰,“我知道(报税截至)时间快到了,不要逼我了!”男士错讹的表情旁打出一行字“报税截至日转瞬即至。”
供职于德勤的华裔咨询师张扬对此深有感触,“去年表格填了47页,真有要见鬼的感觉……退了1万多美元的税。”根据美国税法,他奔波于十多个城市,每个城市都要报税,此后又要申请因为重复课税而应有的退税。为何如此细致?正是因为细,美国的报税做到了该补贴的补贴,该鼓励的鼓励,该限制的限制,从而通过税,补贴老弱病残,也照顾普通家庭的特殊或者临时新增大额支出,兼顾社会公平,也对有益社会的教育等提供鼓励。
姚毅是持有绿卡的中国公民,他的父母到美国探亲,通常会住够183天,“因为住够183天,政府就视为我多养了两口人吃饭,可以因此申报2000美元左右的退税,相当于飞机票就免费了。”
温迪是加州销售保健品的自由小业主,她热衷于参加各种培训,包括房地产投资,电脑课程等等,由于都属于政策鼓励的国民自我提升的商业技能培训,可申请全额退税。“我家里房租的一半,电话汽油费的一部分都可以作为办公消耗申请退税…美国政府籍此鼓励中小企业”。
而首次报税的中国留学生张磊,从宾州搬家到加州获得1000美元的搬家退税,感到颇为吃惊。“感觉像美国政府提供的报销。”
总体而言,税在美国人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指挥棒的角色。今天的美国房地产泡沫,也被追根溯源到税制对于房地产的特别开恩:在动辄征税的美国,房地产投资收入的前30万却可以免税。
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首批举措就包括向可调整毛收入(adjustedgrossincomes)7.5万美元以下的个人提供600美元退税,甚至儿童、低收入人群,包括依靠社会福利的退休人士和不交收入税的伤残老兵,也将收到300美元的退税。
在面对油价高企对美国人消费力的威胁,美国议员们包括候选总统奥巴马也是在税上打主意,提出对石油公司徵收暴利税,而对每个美国公民退税1000美元,来保护美国的经济领头马:“消费”。
汉语讲“税收”,而事实上,税作为宏观经济调节工具,收只是一半,退则是另一半。奥运后的中国经济实施后以美国为启发,尝试另一半。(完)
作者赵岩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任路透社北京记者站中文组组长,现旅居美国旧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