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简化问题便于讨论,这篇帖子中我们认为所有的收益率都是定值是100%稳定的,而且我们不考虑财务杠杆。切记这点,不要拿这个跟我抬杠。
假设某人的稳定收益率是10%,那么今年的100万元,在他手里明年将变成100*(1+0.1)= 110万元。20年后,将变成100*(1+0.1)^20 =673万元。这里有个终值公式,每一本讲金融财经的书上都有的:
FV=PV*(1+r)^n
其中:
FV:终值
PV:现值
r:收益率
n:时期数
现在我们来看一个模型,假设有三个人:
A:年收益率为1%
B:年收益率为6%
C:年收益率为10%
那么给三个人同样的100万元。20年后分别有:
A:100万*(1+0.01)^20 = 122.02万
B: 100万*(1+0.06)^20 = 320.71万
C: 100万*(1+0.1)^20 = 672.75万
就算三个人其他的所有条件都一样,比如学历、勤奋之类,C已经要比A富有5倍,一切的原因仅仅是他的收益率更高而已。
如果上面的例子还不够明显,那么可以把终值公式转换成现值公式看看:PV=FV/(1+r)^n
同样的100万终值,对于三个人的现值分别为:
A:现值82万
B:现值31万
C:现值15万
这表示,20年后的100万,对于三个人的当前价值是不同的。那么如果终值不是钱而是个房子呢?20年后价值100万的房子,对于A来说需要支付82万,而对于C来说,只需要支付15万就行了。
同样的东西,对不同的人价值却不同!这是关键所在!对于A来说,就相当于他买所有东西都要比C花更多的钱,买得更贵成本更大。久而久之,他自然就变成穷人了,而且只能越来越穷,毫无翻身的机会。
基于以上的推导,可以清楚地看到,钱多钱少只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原因是投资的水准,衡量的标尺是收益率的高低。你收益率高,你就是富人,无论你现在是否有钱你都属于富人,因为你迟早会有钱。除了定性地说明,如果一定要定量说明,那么收益率具体要高到什么程度才算高呢?我认为,衡量的标准是B。
B的收益率是6%,这是银行的收益率。之所以采用银行作为基准,是因为市面上的东西的标价都是按银行收益率来贴现的。比如说,20年后价值100万的房子,它现在在市面上的价格是多少呢?它肯定标价31万,因为银行是这么认为的。A需要花82万才能买到这个标价31万的房子(房奴都有这样的经历,觉得买一个房子算上按揭,都差不多能买2个房子了!),而C只需要花15万就能买到这个房子。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这么几个结论:
1、钱多钱少只是贫富的表面现象,真正决定贫富的是每个人的投资水平,是他们的收益率。
2、收益率比银行大的人,就表示他们可以击败银行,这些人就是富人,反之就是穷人。
3、穷人只能越来越穷,富人会越来越富。因为穷人总是要用很高的价格去买一些本来不贵的东西。金融越发达,借贷越发达,信用卡越发达,终值的期限(n值)就会越长,穷人就会越穷。永远别想翻身!除非他们学会投资的技能,把收益率提上去。
lz从金融的现值、终值、平均收益率理论来认识穷人、富人的问题,很有新意。但是我以为,lz的观点还可以再扩展一步。
假设穷人、富人的现值一样,平均收益率不同,但由于富人的平均收益率高,所以,富人的终值比穷人高,这是lz的观点。如此说来,穷人要想变为富人,唯一的途径就是:每天努力做好使平均收益率提高的事情。每天瞪大眼睛,捕捉提高收益率的机会,如德鲁克说“要事优先(first things first do)”,这样,平均收益率提高,即便是初值没有富人高,按照复利概念,总有一天,穷人会变为富人。观看此帖的每一位,最终都会成为富人,只要你愿意。
总觉得楼主在与我打插边球。
其实学术创新是年轻人的事情,价格差规律可不是简单的投资——收益公式就能完成的。我的价格差规律是二十几岁时揭示出来的,只是生错了世道才一直默默无闻,一直在网上搞宣传。
++++++++++++++++++++++++++
价格差规律
本文是对《价格运动四大规律(之一)》一文的延续①【①见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538】,是讲因文化(广义)在各部门发展不平衡所引起的一种价格差。垄断、政策、信息不对称、最大利润法则等引起的价格差不在本文颇析之列。





发展快的部门的价格偏离率为:δ1=f(x1)/J1
发展慢的部门的价格偏离率为:δ2=f(x2)/J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8 21:23:50编辑过]
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有钱呀
必须有产才能有钱,我们大部分人是无产阶级,所以就没钱。现在社会是将共有的资产,变向卖给那些有权或钱的人,使其成为有产阶级,以后的天下就是他们的了。
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会转型
lz的意思也可以这样扩展:把人看做一个资产组合,资产包括现金,健康,知识等。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资产当前价值是一样的,只是组合不同,我们的目的是提高资产的终值。因此关键问题是,我们不仅要优化我们的资产组合,又要提高收益率。
挖...............就是嘛
很有道理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thread-344528-1-1.html
基础货币的多少决定了他们将来的投资方式,钱多的人选择多投资,投好资,钱少的人选择不投资或少投资,于是投资观念、方式的不同成了导致最终的收益率有差异的重要原因.
一、投资收益率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穷和富的“现值”对投资收益率应该存在影响,并且影响挺大。
二、模型问题
终值公式中有三个参数:现值、利率、时间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穷人能够掌握的且富人不能控制的高利率是不存在的。
假设穷人收益率确实比富人高,按照现实情况,应该也高不到哪里去,但现值的差异只有在漫长的时间中才能因收益率的不同而得到相同的终值。
这里的假定是收益的实现是“连续”的,既定收益率的项目是没有进入门槛的。
但事实上很简单的“收益越大,风险越大”,高收益率的项目进入是困难的,对“第一桶金的要求也是必须的”。
三、古文化
在我们大家接触的相当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大力宣扬穷人变富人的故事,最经典的莫过于龟兔赛跑,表现了人们朴素的“共产观念”,但这些作品的前提是穷人的收益率高,且高不在一个档次,而忽视了富人的努力。
其实楼主绕弯说出这样的意思:同样的现值不同样的收益率造成的未来现金流的相同贴现率折现后的值也不同。
这是没有意思的。初始财产的不同所造成的财产的增长率的不同,不仅仅是经济意义的因素,应当包括更多的促进增长率不同的非经济性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决定增长率的差异,从而内生性地决定贫者愈贫恒贫的逻辑。而决非一个外生性的投资收益率的差异所决定了的。
比如财产权利的占有上的不平等(数量上的不对等),会影响收入分配和社会成本承担上的进一步的不平等,也即效率对公平的侵蚀问题(可参见奥肯《平等与效率》)。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