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49 0
2014-12-02

  2014年汤森路透投资论坛及StarMine全球分析师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国家信息中信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进行了题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政策分析》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文字实录: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刚才主持人的意美之词觉得非常让大家失望,也不是实力派更不是偶像派,要长成我这个样子成为偶像麻烦了。今天我是以一个信息共享人的身份来跟大家共享一些我个人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我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一点个人研究心得体会。今年以来应该说大家都能感受的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非常的大,像一季度GDP增速如果按同比来说是7.4,看着好像和7.5%的ZF预期目标很近,但是国外现在对同比这种方法几乎都已经不用,因为今年一季度跟去年一季度比,中间隔了三个季度所以这样比较出来的信息是滞后的,国外用环比折年率比,如果说6%离7.5的目标应该说低了太多,所以年初我们就遇到了很大的下行压力,一个很严峻的开局,二季度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批稳增长的政治措施,包括货币政策注入流动性和引导融资成本下降,也包括开工建设一批基础实施的投资项目集中高铁的投资非常引人注目,那么这些政治措施在二季度曾经起到了经济起稳回升的作用,但是基础非常脆弱,二季度GDP虽然同比回升到了7.5%,但是三季度经济又掉头向下,那么三季度GDP同比从7.5掉到7.3,环比由2%掉到1.9%。

    现在大家肯定最关心的就是今年的四季度和明年中国的经济会怎么走,国家数据中心经济预测部构建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数,因为在我们国家统计局每个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有一些数据是和我们大家对经济形势的感受完全一致的,这类的指标我们可以管他叫一致指标,或者同步指标。比如工业增加值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同步指标,一致指标,我们把工业增加值选做中国经济周期的基准,然后可以以他为标杆来计算,在经济周期中超前做出反应的领先指标,比如说人民币贷款他就是一个典型的领先指标,如果连续几个月人民币贷款增速加快,六个月以后工业生产的增速就会加快,经济就会加快,相反如果人民币贷款连续几个月增速放缓,六个月以后工业也就会掉下来,那么类似这样的指标还有很多。

    我们重点去选择五到七个月这种指标然后根据供给需求政策,国内国外都去考虑到,选出六七个指标来合成中国经济的先行指数,那么现在呈现给大家的这张图上,蓝颜色的就是我们的先行指数,到九月份统计局公布数据以后,把这些数据放到数据模型进行模拟,九月份我们中国的先行指数仍然还在下降,那也就是说在两个季度之内中国经济出现明显回升的可能性并不大,那么我们预测今年四季度GDP的增速大体和三季度同比增速相当,在7.3%7.2%,环比增速将会比1.9继续下行,有可能在1.7、1.8。十月份的数据昨天刚刚公布,也验证了我们认为经济还在继续下行这样的一个预测,那么十月份我们工业生产的增速再次降到8%以下,只有7.7%,投资增速度在继续下行,在投资中占40%比重的制造业的投资,一到十月份的累计增长速度比一到九月份的降了0.4个点,虽然国家对高铁等这些基础投资在加快,一到十月份的累计基础实施投资增速快于一到九月份的累计增速0.4个点,一个放慢是0.4个点,一个加快0.4个点,但机械投资占总投资的只有16%,一个占40一个占16,所以我们说机械的加快没有能够抵消掉制造业投资的增速加快,十月份我们房地产投资占总投资20%的房地产投资,仍然还在增速回落,只是回落的幅度比前几个月要缩小,所以十月份投资还在继续,增速下滑,那么在投资下滑的过程影响工业,而工业又会影响到收入,影响到大家就业的预期,所以十月份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降到2006年二月以来的最低点,也就是说随着投资工业的降温,慢慢经济下行的影响开始向消费扩散,那么事实上五月份以后我国的汽车销售就已经出现明显的增幅回落,其他的消费品也没有什么亮点,所以我们经济下行中的压力应该说是还是非常大的。

  那么对于中国来讲我们在经济下行的面前更需要以长看短,来看一看我们这次经济下行主要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和我们国家过去带动我们高速增长的两个发动机有关,中国在21世纪以后曾经给经济装了两个新发动机,一个就是加入WTO装了外贸出口的外需发动机,一个就是住房制度的改革给中国装上了房地产内需的发动机,那么当这两个发动机同时强劲工作的时候,中国曾经在2001到2007年GDP的增速超过了11%,是我国建国65年来增速最快的历史时期,2008年以后外贸出口的发动机放缓,但房地产这个内需发动机继续甚至比原来更加强劲的工作,又使我们2008年到2013年整个经济增速超过了8.5%,那么在今年两个发动机都开始明显减速,所以对中国来讲我们如果让经济回升,还是得想办法把这两个发动机给修好,因为这两个对我们经济影响的权重太大了。

    你比如说房地产对GDP的影响,多数国家房地产销售额占GDP比重在8%左右,2013年我国房地产销售额达到了14.3%,我们对GDP这么大的影响,如果现在让房地产继续大幅回落的话,那么用其他产业来弥补这个影响是很难的,对于我们国家简单的说要修两个发动机用老办法是不行的,首先我们说一说就是外贸出口这个发动机,今年两会上ZF确定外贸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但前三个季度只增长3.3,只剩下三个月,今年肯定完不成7.5的任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说如何来重新振兴我们国家的外贸,我们一方面中国当然可以对过去传统的手段看看还有没有增值空间,比如说出口退税。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的出口退税率多数产品都提高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我们对高能耗高污染产品不鼓励出口,对钢铁产品我们还反增10%的出口关税,那么现在钢铁企业非常困难,如果取消反增的10%的出口关税,甚至有一部分产品我们为了缓解产能过剩给一点出口退税,那么对于缓解了这些行业的压力通过打开国际市场来解决产能过剩的出口问题,仍然还有一定空间,但是这部分产品在我们总的外贸金额的比重不会太大,所以用这个办法来使我们外贸这个发动机发生多大的变化。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人民币的汇率,有人说能不能通过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来刺激外贸出口,由于中国目前外贸进口出口的金额已经非常接近,所以外贸来讲,人民币升值贬值都是个双刃剑,人民币贬值那是意味着你进口成本会增加,而我们国家出口中间也有相当大一块是加工贸易,那么进口成本增加,最后他对加工贸易的出口实际上汇率贬值的效果会被抵消掉,所以一般贸易的外贸出口本身我们说受汇率的影响是一个方面,但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还有劳动力成本,还有融资成本等等,所以光靠汇率也未必刺激能够起作用。还有一个就是一旦我们有一些产品出口的过多,那么国外反倾销的贸易保护的各种措施也会对我们形成影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人民币的大幅的升值或者贬值都不大可能,今年我们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1%,但由于人民币大幅升值,人民币实际升值了5%左右,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未来人民币有小幅贬值的空间,这个空间也不会太大,所以我们外贸要想重新振兴恐怕还得有新的思路。

    这个思路就是今年APEC会议上非常令人瞩目的我们海上丝绸之路和路上丝绸之路,一路一带的新丝路,中国现在已经到了用资本输出走出去对外投资来带动我国商品出口工程出口这样一个时代,那么这个在很多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曾经经历过,我们中国现在搞基础实施这方面非常有国际竞争力,如果中国能够通过走出去无论是对外投资美元还是投资人民币,带动我们国家的高铁、高速公路、电力设备等各种基础实施有关的商品的出口,工程建设队伍的出口,工程设备的出口,应该说这样的一种国家行为会对我们未来外贸出口影响更大,所以未来我们国家外贸要重新获得一个好的表现,这要取决于我们一路一贷更多的投资项目落地,那么由于这个项目是今年提出来目前也正在与有关国家在进行谈判,在2015年会有一批先期准备的项目陆续的可以落地开工,但是多数项目恐怕还在酝酿之中,对2015年他的马上就可以启动对外贸的拉动作用并不是特别的明显,这是我们对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中外贸的表现的一点认识。

    那么今年实际上我们外贸出现了进口增速,由于国内内需不行所以进口增速明显放缓,出口还增长5.1%,而进口只增长1.3%,所以今年我们是出现了短暂的外贸顺差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他反而扩大了现象,那么这个现象对于我们GDP核算是有利的,因为GDP核算他既不是算进口也不是算出口,但是算进出口也就是这个顺差,今年顺差的扩大对我们GDP的保持三季度还可以不到7.3%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个在明年很难还有这么大的顺差扩大的现象,所以明年外贸比今年顺差更大的可能性并不大,从这一点来讲就是明年经济比今年可能会小幅调整,也是从外贸的角度来讲是完全可能的。

    除了外贸这个发动机现在大家更关心的就是我们房地产这个发动机,今年房地产的调整开始进入量降双降这样一个新的阶段,过去五年我们国家房地产非常火爆,投资增速一直到去年全年还保持19.8%,但是今年房地产开始出现调整,房地产开发投资前九个月增长12.5%,前十个月是增长12.4%,比去年降了7.5个百分点左右,那么房地产里面我们说量降双降,量是指的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去年我们商品房全年销售13亿平米,增速非常高,前九个月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增长23.3%,但今年是负增长8.6%,那么价格今年一月份我们全国7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还同比上涨7.6%,但是九月份变成下降1.3%,量降双降,现在很多人说我们9月30号人民银行出台了一个取消限购的政策,在此之前各个城市也取消了限贷的政策,这个政策都是我们重新修好房地产发动机的一部分政策,这些政策我认为应该出台,因为限购限贷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在当前是万不得已才出台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房价涨的太快,但是房产税政策一时出不来,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都不见效的情况下,我们动用了行政性的调控手段,现在市场价格逐步的在正常化,我们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应该正常化,把这个行政手段给它去掉,由于全国各个城市情况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各个城市分层实施,现在在取消限购方面,各个城市时间不一样,用的政策也不一样,限贷政策人民银行也明确了,最多让房贷利率打折,打七折,但是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十月份我们房地产对开发商的影响很大,就是土地购置面积,前九个月还下降,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前九个月还下降了4.6,十月份的数据加进去以后,我们房地产购置土地面积不仅不下降反正变成正增长1.9%,说明很多开发商原来犹豫拿不拿地,一看人民银行放松贷款的政策出来,大家赶紧去拿地,但是对老百姓买房十月份刺激作用并不大,因为9月30号出台政策,一般来讲十月份十一月份正好还处于刚出台政策的政治效果蜜月期,如果在蜜月期效果都不是特别明显,那后面慢慢的政策效率会递减就会越来越小,所以现在销售在十月份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好转,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很多买房的人对降息已经形成了预期,等着降息以后再买房认为可以降低购置成本。

  那么商业银行虽然人民银行说可以打七折,但实际现在能得到这么低折扣利率的还很少,大家还有点观望,未来我们国家房地产要见底恐怕离不开房贷利率出现明显的降息,无论是我们全面的基准利率降息还是商业银行实际愿意打折的这个幅度能够起到降息的作用,要不然的话购房人以很高的利息去买房恐怕大家宁可观望,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说量降双降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问题来了,就是会持续多长时间,因为量降双降短期内不可怕,如果长期量降双降这叫什么?这就是房地产崩盘,所谓的房地产崩盘就是指很长一段时间里面无论你怎么降价你也换不来量,那么这种现象就可以认为是房地产崩盘,世界上我们说出现过房地产崩盘的国家和地区,曾经有一些,我们把他历史资料找出来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有,那就是房地产崩盘现象都是发生在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70%以后,那么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农民进程城市化诞生现象,农民进程的数量并不是匀速的,有的时候快有的时候慢,其中人口城市化的水平从30%提高到70%这个阶段,是城市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成为城市化加速期,大量的人民都在这个阶段进城,那么这个阶段过了人口城市化超过70%以后,该进城的人民已经进的差不多了,所以超过70%以后就称为城市化的平稳期,我们说加速器和平稳期房地产购房主力完全不同,到了平稳期就是投资性需求为。

     多数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70%以后房价就不怎么涨了,成交量开始萎缩了,但是也有少部分国家继续量价提升的,比如日本1974年其实他城市化的水平早就超过70%,但是日本从1974年到1991年17年房地产泡沫量价提升,这时候谁买房呢?主要就是对房价看涨为了投资投机而去买房子,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房价跌40%没人买跌60%也没人买,中国和日本的情况完全不同,我们去年年底城市化的水平仅仅只有53%,而这个53还是很虚的,因为我们其中有两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市里住满半年以上,统计上把他算做是长住人口,计为常住人口,这些人没有城市户口,考虑到这点中国未来达到70%城市化的水平我们至少还需要20年,钢需还有20年,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房价还会涨20年,这是两回事,但是以钢需为主的房价市场不太会出现低产的量价长期降,因为当房价降到一定水平,老百姓收入又在提高,我们很多人没房子住是钢需,他还是会去买房子,所以我们说不会出现房地产崩盘的现象。那么在未来的调整中,当然全国的不同城市他未来的调整的幅度、时间会出现分化,那么怎么分化呢?

    我认为有一个公式可以帮助大家来看各个城市未来房价会涨还是会跌,调整压力大还是小,当我们国家货币供应量正常,不会因为货币供应量增长太快而造成全部房价像过去五年那样的情况,那么未来我们说房价的变化主要是由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劳动力的流动来影响的,我们现在每一个城市人口统计都有两个指标,一个叫常住人口数量,一个叫户籍人口数量,我们把常住人口数量除以户籍人口数量,除出来这个比值,这样的城市是人口劳动力净留出,这些城市恐怕这一次房价调整的幅度大,调整的时间长,调整到位以后也许将来十年房价都不会再涨,那么是不是只要房价收入比大于一,一定房价就会涨?也不一定,我们国家有一批出口制造业为主的城市,曾经大量吸引外来人口,他们的房价常住户籍人口比确实大于一,但是最近五年来,随着出口制造业的竞争力下降,这些城市的外来人口在退潮,所以他们这五年虽然都大于一,但是他是在下降的,这种城市未来房价也会降,只有什么样的城市未来房价稍做调整就会上涨呢?那就是过去五年他们的常住户籍人口大于1,并且还在逐年提高的城市,这样的城市是哪些城市?就是我们国家一二线城市,我们有趣的发现就是常住户籍人口比一二三四线城市由高到低,非常有规律的排序,一线城市2012年是1.84,四线城市0.8,我们的房价一二三四线城市也是由高到低有规律的排序,背后的原因是一二三四线城市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由高到低有规律排序,北京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超过76%,上海超过68%,广州深圳超过65%,他是房价最高的地区,他是常住户籍人口比最高的地区,他也是服务业比重最高的地区。

  那么我们国家过去五年因为制造业由于劳动力成本提高,所以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已经开始逐步的在整个就业增量中的比重在下降,所以人口劳动力向一二线城市流动,是因为那的服务业比重高,创造的就业机会多所带来的。我们说这种分化使得我们这次房地产的调整,全部而言整体都不会太大,但是城市之间的分化会非常严重,房地产即使开始出现跌,未来恢复增长以后,他也不会再出现过去那样的高增长增幅也会非常温和,所以除了修这两个发动机中国更重要的是要装一个新的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就是科技创新驱动,因为中国已经过了要素驱动的时代,我们劳动力总量已经开始减少,我们再也不能牺牲环境换取GDP的增长,所以对中国来讲下一步我们要真正走出这个困境,是必须经济转型,那么创新驱动需要我们调整一系列的政策。

    中央今年开始对创新驱动进行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鼓励我们企业的资金更多的去搞研发,我们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一系列的政策,那么今年我们已经有一些政策出台,比如说高科技企业的认证范围,从过去主要是在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这些行业,现在扩大到全部的制造业和部分生产性服务业,那么一旦能够被认证为高科技企业,企业所得税可以从25%降为15%,企业用研发投入的成本可以150%抵扣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企业如果你还像过去那样想到房地产去挣快钱,以后没有这样的钱可挣了,可是我们国家的储蓄率很高,我们国家更多的资金往哪投呢?如果老是投向钢筋水泥是不行的,所以科技创新空间是无限的,所以要鼓励企业把资金更多的投向研发,我相信我们国家通过进口替代和我们国家作为国家行为国防军工这些高科技领头行业的投资,中国会逐步培育出我们创新驱动的新动力,当我们的新动力上升的动力大于房地产调整的这样的下拉压力的时候,那么中国经济就会见底回升,重新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好,我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