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2734 3
2005-07-21

关于老龄化影响的一点思考

老龄化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我个人有一点不成熟的、也是很不全面想法,还请大家讨论,指正

老龄化

1、社会抚养负担的加剧——社会:在职职工负担率上升—现收现付制度的瓦解—基金积累制度的建立(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保障制度中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家庭:计划生育+ 老龄化= 家庭抚养负担的加剧—养老社会化服务的介入(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推广的重要原因)

2、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总量:劳动力总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

——结构:老年劳动者的比重上升—可能产生的对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涉及对于老年劳动力价值的重新判断和利用

3、社会消费需求的影响——消费—储蓄结构的影响:老龄化社会中可能出现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增加,储蓄倾向降低的现象

——老年产业的发展: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状况,产生特殊的物质精神需求(医疗需求应该是重点考虑的项目之一,在社会保障制度中也要有针对性的制度设计)

这几点只是就普通情况而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具体到我国当前情况来看又有所不同

我国虽然已经在21世纪初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是,21世纪前30年仍然是我国人口负担最轻的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面对的仍将是劳动力的过剩而不是劳动力不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2 21:48:4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7-22 14:32:00
把字写大点都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5 19:44:00

这波老龄化阶段将持续多久?有没有数据?

所谓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滞后效应,是否一种普遍现象?低龄化和老龄化社会都是如此么?有无特殊情况?

楼主提到老龄化可能会影响到生产和需求变化,会不会使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的状况趋向于平衡?换言之,生产和需求受老龄化影响的弹性差别多大,会否影响经济总量结构?如果能扩大内需又不致严重影响生产,岂不有利于内部均衡的实现?岂不有利于经济结构健康化?或许,这段老龄化时期,正可用作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绝佳时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5 21:29:00

这么多的问题,一个一个来吧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变化涉及很多因素,我没有见到过持续多久的准确预测和分析。我只知道,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达到7%,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将在今后几十年内经历持续的老龄化过程。

人口结构变化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供给以及储蓄状况、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表现出来的,也就是这种影响是通过一些社会政策的变化、社会经济活动的传导体现出来的,显然是具有一定时滞性的。

至于你认为可以把老龄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绝佳时机的观点,看来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从积极的方面看待老龄化。

经济学理论认为,总供给和总需求总是趋于动态平衡的。人们所要做的是发现新情况,顺应形势,调整经济行为,实现供求平衡,经济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