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005-8-17 07:31:00
以下是引用rivaldo在2005-8-16 9:54:47的发言:

在存在比较充分的市场供给竞争的情况下,价格会下降到均衡点,这一点似乎并不能成立。从一定程度上看,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流通市场都不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张培刚老先生在其著作《农业与工业化》中就曾经对这一现象进行过描述,并指出当时的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当然这是在解放前)处于的是寡头垄断市场,某一乡镇由于买方数量有限在讨价还价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其终结原因还是因为广大的农户无法直接面对最终的需求市场,而必须通过一定的流通中介,这和现在的情况也是非常相似的。超额利润一定存在,但是这种利润在多大程度上被生产者所占有,我个人认为还值得研究和商榷。

寡头垄断市场当然不可能形成充分的供给竞争了。流通中介本身往往更容易形成市场垄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8-17 07:33:00
以下是引用rivaldo在2005-8-16 19:43:33的发言:

"GDP增加,财富不增加吗?"

看来楼主还是没有注意价格波动给GDP带来的影响,假使所有物品和服务的价格都上涨一倍(当然,考虑是封闭经济的情况),那么GDP增加了一倍,但是财富并没有增加呀

我也赞同GDP与财富增减不是同一回事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4 21:58: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5-7-22 6:50:01的发言: 衡量财富的两种尺度---GDP的矛盾 黄焕金 衡量财富具有两种尺度、两种指标,一种就是从财富的数量与质量上直接计量财富。比如我们生产了多少吨粮食、多少吨钢铁,及这些粮食与钢铁的品种品质是否优等。这种衡量指标是通俗易懂与符合常识的,能够为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 另外一种衡量财富的指标则比较复杂与难以理解,因为它实际上是以一种间接指标来衡量的,但它却是我们最常见的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指标。即我们用“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财富的数量与质量。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容易的方式,以更小的代价就可以获得想要的物品财富,那么这种物品肯定比较丰富,生产它所耗费的成本会比较小;反过来,由于生产它所耗费的成本较小,所以能够更大量地生产,同时它的出售价格更低,使想获得它的人只需付出较小的价钱、耗费较小的代价就可以获得。相反,如果我们必须以更困难的程度才能获得这些物品财富,则说明这些物品必定是比较短缺的,财富是缺乏的。表现在生产与流通上肯定是生产成本更高,流通价格更高,从而使消费者不得不接受更高价格,而更高价格则体现了其更加难得的程度。

另一种我认为用:现有的社会总产品,在现有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投入生产后所能释放出的社会再生产能力,来表征比较合适点。如果社会产品的总量一定,但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下,其在投入生产后所释放的社会再生产能力大于同量或更多的社会总产品投入生产后所能释放出的社会再生产能力,则可以认为前者的社会财富大于后者的社会财富。所以对社会财富的增殖起作用包括社会总产品和社会生产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5 06:38:00
我不太喜欢“总量”这个词,因为它太笼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6 00:28:00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5-10-5 6:38:01的发言: 我不太喜欢“总量”这个词,因为它太笼统。

即我们用“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来衡量财富的数量与质量。————获得财富的难易程度只能说明社会财富投入生产后的增殖速度,但无法表现出社会财富的规模。比如美国和瑞典的对比。有可能瑞典的社会财富增殖速度比美国的社会财富增殖速度快,但美国社会财富的规模比瑞典的社会财富规模大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0-6 07:20:00
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社会上的财富规模有多大,都要体现到其个人对财富的获得难易程度的大小问题。如果社会财富总量很大,但人们获得这些财富的难度很大,那么这些数量很大的财富并没有多大意义。不过一般来说,如果社会财富量很大,那么每个人获得一定财富所需要耗费的代价必定更小,而这就体现了社会生活的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