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加大的背景下,这次会议透露出明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信号备受瞩目。
从会议内容来看,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明年和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出现的一些趋势性变化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要高度重视、妥善应对。显然,目前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判断,表现得还是很有信心。在此判断下,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在注重稳定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细微的调整,但不会出现显著的政策放松。这一点,中央已有所明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一定意义上说,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基调。
看目前中国宏观经济的现状,经济下行的压力依旧存在,通缩压力严峻,劳动力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产能过剩依然严重,房地产和出口仍面临不确定性。11月中旬以来,不仅投资、消费、工业增加值、PMI、物价指标等一系列宏观数据都不及预期,“克强指数”的三大指标用电量、铁路货运量以及贷款发放量都指向中国经济正在放缓,显示出目前的经济转型仍面临重重困难。值得一提的是,自8月份以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就一直在走低,10月份同比下降2.1%,下降幅度有扩大迹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反映出当前第二产业在经济转型中面临的巨大压力。
在当前的“三期叠加”复杂时期,由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GDP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目前市场普遍猜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可能下调至7%。对于下行压力仍存的中国经济,明年将作何选择,很大程度上预示了未来的发展和改革基调。可以看到,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敲定的主基调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综合当前的经济形势、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中央高层近期表态、各方透露的信息来看,明年经济政策已现端倪。总体而言,有以下几个基本判断值得关注:其一,从今年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看,明年主要经济增长数据可能还将进一步滑落。其二,决策层有可能放松对于经济增长目标的要求,在“7.5%左右”的目标只能勉强完成的情况下,将下调增长目标,为改革与转型腾挪出更多空间;其三,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强调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强调质量与效益的统一。这种提法需要做到微妙的平衡,既要能“稳增长”,又要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只是以加大投资的单一手段来刺激经济。其四,“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而明年财政与货币两大政策工具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如何在促进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起到应有作用?某种意义上说,当前中国经济调结构最大的动力不应该是宏观政策,而是深化改革。
总之,在“新常态”下,如果经济调控区间的底线不破,深化改革应当成为调结构的重要基石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