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获利撤出 沪股通卖盘成交额首超买盘 沪股通专用席位自11月24日首次登上龙虎榜后,近期频繁上榜,交易的个股也从一开始的保利地产、华贸物流等转向了清一色的金融股。然而,经过近几日的暴涨后,外资开始获利撤出。
据数据显示,12月9日沪股通今早卖盘成交额超过买盘,造成沪股通余额占比超100%。截至发稿,沪股通当日资金流入为-5.66亿元,当日余额为135.66亿,而其限额则为130亿。而港股通当日资金流入为4.46亿,当日余额100.54亿 ,限额为105亿。
有分析认为,沪股通资金有进有退,而产生分歧的背景则是券商股市盈率的飙高。从滚动市盈率(现价/最近4个季度摊薄每股收益之和)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太平洋143倍,国金证券97.1倍,东吴证券73.1倍,兴业证券71.8倍,即使在牛市热炒氛围下也有部分投资者担忧“高处不胜寒”。
而近期利空消息来在12月8日晚间,中国证券登记所发文《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有分析认为,这次债市新规还将影响到券商,券商自营的债券业务将遭受打击,股市面临资金面重压。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邱冠华对此认为,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是一个相对隔离的市场,两个场所的资金偏好和属性有较大差异。券商融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而非来自交易所。因此,交易所回购利率的上升,并不会影响券商融资资金来源。
民生宏观也认为,债券融资加杠杆影响买股票仅有边际上的冲击,因为考虑到近期股票市场强势,投资经理面临流动性压力选择抛债可能性更大。此外,债市监管的不确定性增大,反而会迫使配债资金加速流入股市,从这点看对股票市场可能还是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