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9 18:13:26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青年网
今年国务院推行的哪些政策最贴近老百姓的心?从8日开始,网友可投票评选“国务院2014年十大政策”。作为国务院首次就推行政策的关注度进行的网络评选,在评选结束后,网友的意见将会报送国务院有关领导,提供决策参考。(12月9日《新京报》)
时至今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在中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既有网民规模超6亿的可喜数字,又增添了博客、微博、微信等越来越丰富多元的意见表达渠道。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网络大潮,“问政于网”也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问政于民的重点,从中央到地方,从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再到各级官员与网民在线沟通交流,官民之间的网络互动渐成新常态。此次国务院征集网民评选十大政策,既传递出中央政府放下身段,与网民平等交流的信号,也是中央政府在信息公开、听取公众意见上的一种工作创新,值得肯定。
司马迁在史记上说“人视水见行,视民知治不。”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问政方式,“问政于网”的意义自不待言。不管是将政府要出台的意见和政策的初期想法,提前公布出来,充分倾听民意,以便为进一步修改做准备,还是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通过问计于民、集思广益寻求解决之道,这种工作方式都拉近了政府同群众的距离,让群众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而通过群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出台也更容易接地气,更有利于政策的落地执行。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意见既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最好的尺子,也是反映现实问题最好的风向标。从深化医改到雾霾治理,从户籍改革到统一城乡养老险,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但正所谓“理想和现实总有出入”,即使初衷再好的政策在现实操作中也可能出现偏差。而通过让网民评价政府的决策,既可以通过网民点赞来加大获得民众肯定的政策的推行力度,也能通过网民反馈的意见来对不符合现状的一些政策进行修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广大群众对各项政策体会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对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言,他们的意见也最具建设性。只有通过各种渠道让公众充分参与政府决策,注重强化借助民意外力的推动,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诚恳请群众评判,才能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才能最大范围凝聚改革的正能量,最大限度减少改革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