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就是利息,汇率就是汇率,本来是很清楚的东西,很可观的,可是大家还是很喜欢去“解读”这个东西,就好像大家知道什么是空气,然后空气被解读为氧气+氮气~~~,然后氧气被解读为~~~~,这个。链条会很长的,到最后就是问什么是夸克~~~夸克到底存不存在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特别过硬结论,但是难道因为夸克理论的不牢靠就否定空气的存在?
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就是陷入了这个怪圈~~~
经济学的东西本来就是经验性的,比如生产函数,其实这个东西就是经验的玩意,要是非把什么存量、流量、时间扯进来就彻底说不清了。比如一家企业一年之内要素可以周转3次,别的相同的企业只能周转1次,那么以一年作为时间分割的尺度是否合适呢?(当然这只是随便想的例子也不一定对。)
所谓利息的时间问题,我想真个也不用说什么“人性”,就是一个偏好问题而已,就是DGE目标泛函里面的那个b罢了。最简单的DGE模型,比如一个MIU,在稳态k*=k(a,b,d),实际利率r*=f'(k*)-d。其中k是每(效率工人)人均资本,a是资本的产出弹性。b是效用折现率,d是折旧率。也就是说均衡的实际利率由b决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16:27:25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