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8-17 17:0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17 17:04:00的发言:

这里可能涉及的是:如何在分析中引入“时间”这个概念。

恩,我跑题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17: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02:00的发言:现在经济学很麻烦,很枯燥、很艰深——至少形式如此,所以才有如此之多的文丐,不过他们受众很广,所以很容易打起“为民请愿”一类的旗号,老百姓也愿意听他们的~~~~~~很麻烦。

许多人只是把概念及其逻辑搞得更模糊了,反而损害了经济学的严肃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20: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04:00的发言:恩,我跑题了,呵呵~~~

其实没有跑题。

区别就是,是否想在解释interest的过程中引入时间因素。

然而,引入时间因素,不意味着时间是唯一因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20: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17 16:57:00的发言:

DGE已经是高度简化后的东西,然而如此简化的东西仍带来麻烦。

可以想见,面对复杂之物,平白的自然语言,要么来自哲人深邃的感悟,要么来自文丐空洞的临摹。

最高水平的学者,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最深邃的思想。

滥竽充数的混混,用任意的但生动的语言来胡乱解释思想。

关键在于,当环境条件和旁观者的素质不能来区分混混和学者的时候,

好些东西还是用数学和抽象模型简化下比较好,至少信息成本比较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27: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02:00的发言:
现在经济学很麻烦,很枯燥、很艰深——至少形式如此,所以才有如此之多的文丐,
不过他们受众很广,所以很容易打起“为民请愿”一类的旗号,老百姓也愿意听他们的~~~~~~很麻烦。

我倒不认为,“文丐”(我理解成滥竽充数的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学过于深奥造成的。

再者,最好不要使用“老百姓”这样会引起内部斗争的分类为好,个人意见。

如果你真能用准确的而且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经济学的思路,

而不是什么“广大农民工的受苦是改革的巨大财富”之类的蹩脚命题,

我相信至少大部分普通人会接受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29: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17 10:55:00的发言:

这里的问题是:一个模型中,“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哪个是外生的。

1. 假定t1和t2,某人可以须在两期内把钱花完,那么时间偏好就是外生的。

2.由于禀赋不同,每人的预期投资回报(非借贷投资)是不同的,但借贷利率是一定值。那么贷者的跨期约束线斜率就是利率或预期投资回报(谁大是谁)。而借者的跨期约束线斜率=预期投资回报-利率。(投资回报可能边际递减,但是我假设它对某个人是一个常数)

3.变动利率,记录所有约束线和效用曲线的切点,绘成货币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求交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模型中,时间偏好和投资回报率,利率都无关,它只反应消费策略。当然,前提是在t2时他必须把钱全部用于消费。而投资机会(投资回报)也是外生的,但从初始状态到均衡,变的只是利率。但约束线毕竟由投资机会和利率共同决定,所以约束线是变化的。也就是说,时间偏好完全对应消费效用函数;约束线对应投资机会+利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36:00

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分割,因此其前提是存在利润,或者预期会产生利润,利息才得以存在,或许我们可以把利润泛化,利息对借贷双方都是一种效用,预期能给双方带来正效用,所以存在利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39:00
显然偏好是外生的~~~内生偏好到是一个不错的命题,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40:00
以下是引用chenxl03在2008-8-17 17:36:00的发言:

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分割,因此其前提是存在利润,或者预期会产生利润,利息才得以存在,或许我们可以把利润泛化,利息对借贷双方都是一种效用,预期能给双方带来正效用,所以存在利息。

这从现有模型中似乎看不出来,还是把模型建出来好,诚如上面有人提到的,信息成本比较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42: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39:00的发言:
显然偏好是外生的~~~内生偏好到是一个不错的命题,呵呵

当某人考虑把t2用作投资还是消费时,时间偏好就是内生了,它和利率和投资回报相关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45:00
以下是引用猫爪在2008-8-17 17:27:00的发言:

我倒不认为,“文丐”(我理解成滥竽充数的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学过于深奥造成的。

再者,最好不要使用“老百姓”这样会引起内部斗争的分类为好,个人意见。

如果你真能用准确的而且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经济学的思路,

而不是什么“广大农民工的受苦是改革的巨大财富”之类的蹩脚命题,

我相信至少大部分普通人会接受的。

问题即在于,很多经济学结论很难用准确、简洁、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当然举例子除外。比如什么叫最优税制?如果我说:最优税制就是:边际税率递减、平均税率递增的税率,我想还是有80%以上的老百姓听不懂。

另外,我不排斥“老百姓”这个称谓,我们都是老百姓,只是有人懂得多些有人少些、掌握的资源有人多些有人少些罢了(——不称老百姓的话用什么词汇来代替比较好?广大工农兵群众?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17 17:46:0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48:00
以下是引用zenziyang在2008-8-17 17:42:00的发言:

当某人考虑把t2用作投资还是消费时,时间偏好就是内生了,它和利率和投资回报相关了

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第二期仍然有外生的效用函数。相反,利率永远是内生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49:00
以下是引用chenxl03在2008-8-17 17:36:00的发言: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分割,因此其前提是存在利润,或者预期会产生利润,利息才得以存在,或许我们可以把利润泛化,利息对借贷双方都是一种效用,预期能给双方带来正效用,所以存在利息。

这又涉及一个“何为出发点”的问题:

“利润”是扣除掉“利息”(包括工资、地租等等)后的东西,还是扣除前的东西?(但是,“利润”一词一般表明已做了某种扣除,否则一般不称“利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52: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48:00的发言: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因为第二期仍然有外生的效用函数。相反,利率永远是内生的。

正如前面提到的,关键看zenziyang给出的模型是什么样的(节约信息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54: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17 17:49: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chenxl03在2008-8-17 17:36:00的发言:利息的本质是利润的分割,因此其前提是存在利润,或者预期会产生利润,利息才得以存在,或许我们可以把利润泛化,利息对借贷双方都是一种效用,预期能给双方带来正效用,所以存在利息。

这又涉及一个“何为出发点”的问题:

“利润”是扣除掉“利息”(包括工资、地租等等)后的东西,还是扣除前的东西?(但是,“利润”一词一般表明已做了某种扣除,否则一般不称“利润”)

所以我才说边际分配说才是真正高明的。什么利息、地租,统统不重要,它们就是相对应的投入要素的报酬而已。

或许只有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下,收入中除去工资与利息(以及地租)的部分才是“利润”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7:57: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17 17:52:00的发言:

正如前面提到的,关键看zenziyang给出的模型是什么样的(节约信息成本)。

总之我不看好这个模型~~~也许是我太保守,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8:03: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54:00的发言:所以我才说边际分配说才是真正高明的。什么利息、地租,统统不重要,它们就是相对应的投入要素的报酬而已。或许只有在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下,收入中除去工资与利息(以及地租)的部分才是“利润”吧。

个人总以为,“边际分配说”不太严肃。其本质是把问题表述成了一个规划。

而规划的解不仅要看一阶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8:10: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57:00的发言:总之我不看好这个模型~~~也许是我太保守,呵呵

偏好内生,也许还要引入另外的外生的“偏好”。于是理论上可能并不简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9:47:00

我想:利息的本质是使用别人的资源付出的租金与中介费。

   我向银行贷款10万元,年利率10%,我年付利息1万元,其中8千元付给存款者,即理解为使用了存款者的资源付出了租金,2千元付给银行,理解为银行提供了中介服务取得2千元的报酬。

   利率的高低最直接的说,就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这并没有深入本质层次。

    利息产生的根源是:一些想使用别人的资源,用于消费或用于投资,而别人不愿意让你无偿使用。让别人使用自己的资源者是供给方,想使用别人的资源者是需求方,供需关系决定着利率高低。但这资源让用与借用并不由供需双方直接进行,而是把资源都交给银行了,但又不是以实物形式交给银行,而是以货币这通用的形式交给银行,但银行又可创造货币,国家为了防止银行乱来,又要对银行进行管制,但经常又管制不好,所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变得利率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了。

    不管本质的东西多么复杂,但利率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这句话,这是那么的简单、明了、有用。我想任何价格的东西都是由供需决定,竞管我们无法厘清这本质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19:57:00
以下是引用zhaojumping在2008-8-17 17:45:00的发言:

问题即在于,很多经济学结论很难用准确、简洁、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当然举例子除外。比如什么叫最优税制?如果我说:最优税制就是:边际税率递减、平均税率递增的税率,我想还是有80%以上的老百姓听不懂。

另外,我不排斥“老百姓”这个称谓,我们都是老百姓,只是有人懂得多些有人少些、掌握的资源有人多些有人少些罢了(——不称老百姓的话用什么词汇来代替比较好?广大工农兵群众?呵呵:))

要是把老百姓理解为“无法改变现有体系和话语权”的那部分人,肯定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了。

但上面的“老百姓还比较愿意听文丐的”,我想就不能成立了,很多普通人是有分辨能力和主观理性的。

不谈这个了。

经济学过程肯定是“很难用准确、简洁、富有说服力的语言表达”,但结论大多可以吧。

比如你的例子,我虽然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这样说:

老哥啊,虽然你每多挣一块钱,平均交的税更多,但那一块钱多交的税会少一点,

所以啊,你就使劲挣钱好了,挣钱越多,你自己就越合适。

[em01]

要是说错了,欢迎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21:49:00

光讲时间,不讲另外因素,还是存在利息现象的。比如,一场大片电影,刚出来,你选择马上看,还是3个月后,一般人选择马上看,先看或者说先消费之价,就是利息。

我在农村时,邻居借我家一斗米,一年后,收成时还米一斗,另给那家人3斤肉,这3斤肉也利息。

大家能不能先看一遍费雪的<利息理论>,再来谈谈对利息的理解或者对费雪理论的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22:26:00
争论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22:30: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8-8-17 21:49:00的发言:光讲时间,不讲另外因素,还是存在利息现象的。比如,一场大片电影,刚出来,你选择马上看,还是3个月后,一般人选择马上看,先看或者说先消费之价,就是利息。我在农村时,邻居借我家一斗米,一年后,收成时还米一斗,另给那家人3斤肉,这3斤肉也利息。

谁也不反对“时间偏好”是均衡利率的影响因素。不过,这不是只强调“时间偏好”的原因。

前面有网友说过了,你可以向DGE里引入许多因素。有了更一般的模型而不用,为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7 22:32:00
以下是引用蓝田日暖29在2008-8-17 21:49:00的发言:我在农村时,邻居借我家一斗米,一年后,收成时还米一斗,另给那家人3斤肉,这3斤肉也利息。

如果你家一年后收成不好,连一斗米也还不上,该怎么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18 18:53:00
总之,我想不论是否考虑时间,利息总是和使用权的让渡相关的,而这个让渡的直接表现或许就是消费的时间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0:43: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8-17 22:32:00的发言:

如果你家一年后收成不好,连一斗米也还不上,该怎么办?

是啊,风险是否能够被包含于时间的范畴之中呢?

这不是个提问,请注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1:58:00
利息本身说明时间是有价值的,还是说明潜在风险是有价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4:56:00
&nbsp;&nbsp;&nbsp; 我觉得很多人对利息理解不够准确。利息是可以离开货币而存在的,利息和时间有关的。我建议大家认真看费雪《利息理论》再来谈论这个问题。凡是批评费雪的人,往往是没有看过他的《利息理论》。这本书,至今我也没有读完。不过,要读懂其中意思,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5:03:00
以下是引用李俊在2008-8-20 14:56:00的发言:我觉得很多人对利息理解不够准确。利息是可以离开货币而存在的,利息和时间有关的。

前面各讨论已经反复说了:谁也没反对时间与利息“有关系”,但这不是只用时间来解释利息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8-20 18:40:00

如果严格起来,几乎每样东西都跟时间有关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