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会计的完整核算体系
所得税是中级会计中的重难点,可以横贯全书,着实有些令人头疼,但只要理清楚思路,也能做好。下面是我从一本书上抄来的例题,包含了好几种典型业务,且核算体系较为完整。不过,最好请大家先掌握好基本规则后再看此题,由于时间关系,恕我不再重复每个数据的来历。
一、税率不变的核算计量
P公司于2007年税前利润为200万元,所得税税率33%,会计与税法不一致事项有:
(1)公司于2006年12月购进一固定资产,原价100万元,寿命10年,无残值,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
(2)本期收到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
(3)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市价7万元,取得的成本为10万元。
(4)企业拥有一项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50万元,税法允许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
(5)本期销售一批新产品,保修3年,本年计提预计负债10万元,本年未发生实际的修理费用。
(6)本起实际支付工资150万元,标准计税工资为130万元。
要求:计算所有业务的暂时性差异并编制会计分录。
解答: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交易性金融资产 70 000 100 000
固定资产 900 000=1 000 000 -(1 000 000-0)/10 800 000=1 000 000 - 2/10*1 000 000
无形资产 500 000 450 000
预计负债 100 000 0
国息收入与应付职工薪酬为永久性差异,所以不调。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70 000 100 000 30 000
固定资产 900 000 800 000 100 000
无形资产 500 000 450 000 50 000
预计负债 100 000 0 100 000
合计 150 000 130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0 000 * 33%=42 9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 000 * 33%=49 500
计算应交所得税:
会计利润 2 000 000
永久性差异
减:国债利息 (50 000)
加:超标工资 200 000
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30 000
固定资产 (100 000)
无形资产 (50 000)
预计负债 100 000
——————————————
应税所得 2 130 000 = 2 000 000-50 000+200 000+30 000-100 000-50 000+100 000
税率 33%
——————————
应交所得税 702 900
本期所得税费用 =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
= 702 900-42 900+49 500
= 709 500
借:所得税费用 709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42 9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49 500
应交税费 702 900
2008年,P公司税前利润250万元,税率为33%,不一致的主要事项有:
(1)2006年12月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公司于2006年12月购进一固定资产,原价100万元,寿命10年,无残值,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本年计提减值准备40万。
(2)本期收到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
(3)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市价15万元,取得的成本为10万元。
(4)期末,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市价24万远,取得成本为20万。
(5)企业拥有一项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50万元,税法允许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进行摊销。
(6)继续销售上述新产品,保修3年,本年计提预计负债10万元,本年未发生实际的修理费用3万元。
(7)因延期缴纳企业所得税,支付滞纳金1万元。
(8)本起实际支付工资150万元,标准计税工资为130万元。
要求:计算所有业务的暂时性差异并编制会计分录。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交易性金融资产 150 000 10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40 000 200 000
固定资产 400 000=1 000 000-10*2-400 000 640 000=[1 000 000-200 000(1-2/10)]
无形资产 500 000 400 000
预计负债 170 000 0
国债利息收入、滞纳金和应付职工薪酬为永久性差异,不调整。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150 000 100 000 5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40 000 200 000 40 000
固定资产 900 000 640 000 240 000
无形资产 500 000 400 000 100 000
预计负债 170 000 0 170 000
合计 190 000 410 0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 - 期初= 410 000 * 33% - 42 900 =92 400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 - 期初= 190 000 * 33% - 49 500 =13 200
计算应交所得税:
会计利润 2 500 000
永久性差异
减:国债利息 (50 000)
加:超标工资 200 000
滞纳金 10 000
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80 000)(-50 000-30 000)
固定资产 340 000 [240 000-(-100 000)]
无形资产 (50 000)[-100 000-(-50 000)]
预计负债 70 000 (170 000-100 000)
—————————————————
应税所得 2 940 000 = 2 500 000-50 000+200 000+10 000-80 000+340 000-50 000+70 000
税率 33%
—————————————————
应交所得税 970 2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市价调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因此不用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本期所得税费用 = 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资本公积增加(减少)
= 970 200 - 92 400 +13 200 - 13 200
= 877 800
借:所得税费用 877 8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92 4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 2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3 200
应交税费 970 2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市价调整则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不用调整所得税费用,而是调整权益。
二、税率变动的核算计量
仍以原题为例,
(一)若P公司事先知道税率将于2008年由33%降为25%。则:
2007年,直接按新税率计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0 000 * 25%=32 5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0 000 * 25%=37 500
但本期缴税仍按33%的税率缴纳702 900元,要重新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
本期所得税费用 = 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
= 702 900 - 32 500 + 37 500 =707 900
借:所得税费用 707 9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2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7 500
应交税费 702 900
2008年,按新税率计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 = 期末 - 期初 =410 000 * 25% - 32 500 =70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 - 期初 =190 000 * 25% - 37 500 =10 000
应交所得税 =294 000 * 25%=735 000
本期所得税费用 =735 000-70 000+10 000-10 000 =665 000
借:所得税费用 665 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7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0 000
应交税费 735 000
(二)若于2008年才得知所得税税率调整为25%,则:
2007年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额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旧税率 - 新税率)
= 130 000 *(33%-25%)
= 104 000
2007年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额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旧税率 - 新税率)
= 150 000 *(33%-25%)
= 120 000
期初未分配利润调整额 =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减少)
= 12 000 - 10 400
= 1 6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12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10 400
期初未分配利润 1 600
三、亏损的抵扣
例:某企业2007年发生亏损100万元,预计2008年——2012年每年可获利2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
(1)2007年的会计核算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30 000
贷:所得税费用 330 000
扣除33万的收益后,当年净亏损为67万。
(2)2008年——2012年的会计核算相同
借:所得税费用 66 00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000
假定每年获利10万,共计50万,则2007年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6.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65 000
贷:所得税费用 165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