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988 0
2014-12-10
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的五大对策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与大家分享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状况的五大对策。
  1、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内部治理。
  民营中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于所有者的手中,所有者直接参与经营决策,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带有强烈的私人色彩。在这样的内部治理结构下,企业信息高度集中于企业的内部,银行等外界投资者一般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内部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外部投资者就不敢轻易投资,导致企业资金筹集面临出现一些问题。治理结构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最主要的因素,财务控制制度也是以治理结构为基础的。因此,民营中小企业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适当地进行产权改革,优化产权结构。
  要加强内部治理,不仅要明确职责,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明确职责:企业应分别设置更明确的企业治理层次,赋予其相应的经济责任,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产权明晰、职责明确、权责平衡。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企业可以定期、集中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员工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管理理论、财务知识、公关技能、生产过程等。企业在选拔管理人员时,也应以能力为基本标杆,聘用真正有才能的人。
  2、规范和完善财务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企业信贷资金的可得性。作为民营性质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因财务制度规范性不够,财务信息难免会有遗漏和不真实的情况。鉴于此,民营中小企业必须规范和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透明性和可信度,从而使企业的财务信息能及时地提供给金融机构等投资者。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邀请会计师对其公司财务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加强财务人员对财务知识、技能和金融知识的学习;其次,也要致力于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完善,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和内部审计,争取将存在的财务问题逐个击破,保证相关信息和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如此,企业便能及时披露有关财务状况的信息,增大向金融机构之类的投资者的软信息提供量,培育竞争优势。当需要信息的投资者得到越多可靠的企业财务信息和数据时,双方的商谈就进行的更加顺利,融资工作就更容易进行。
  3、培育自身信誉,提高信用评级。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信用关系也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信用的培育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内部体制的完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育自身信誉,提高信用评级是民营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做的工作。提升企业信誉,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内部制度管理,使企业由内而外地体现出优良的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将财务提升到控制企业融资决策的高度,增强财务的成本控制,细化资金的流转预算,使企业资金得到高效率的运用。合理计划资金才能按期归还贷款,提升企业在银行的信用水平。
  4、加强与银行的信息沟通,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企业与银行之间不应该只是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更确切的应该是合作关系,企业应积极与银行配合,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民营中小企业可以邀请银行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例如企业可以为银行留一个董事会成员的位置,让银行能更直接地了解公司。这样,银行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运作以及发展前景,从而客观准确地判断其偿债能力、信用水平,决定是否提供贷款;由于银行能较为准确和详细地掌握企业信息,再次放贷时,可减少大量的调查、审核手续,节省了人力、财力,提高效率,不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降低了成本;当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银行作为债权人,并拥有专业的经济、金融、管理的人才,可帮助企业及时地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有效提高银行自身的资产质量,降低呆坏账;银行可以在放款后对资金运作进行有效监督,防止企业随意改变资金投向,并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有效督促和合理控制,防范道德风险。
  5、利用信息网络减少信息不对称。
  在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的时代,网络成为了企业、个人获取信息不可或缺的工具。民营中小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减少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融资道路更加通畅。另外,民营中小企业还可以以银行网络为依托,对自身内部情况实时监控。这样,不但可以精简财务结构,还能利用银行信息化的优势降低财务管理成本,而且通过与银行合作,能够使银企关系更加稳定,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银企间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银行“惜贷”,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