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342 0
2014-12-11

2012年底,广州成为全国5个足球试点城市之一。今年11月,《广州市校园足球发展计划(2014-2016)》出台,拟在2016年设立500所校园足球项目推广学校,组建5000支校园足球队伍。上月底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也出台了促进政策。但广州的校园足球,仍面临球场、老师、前途、经费等多项难题。

    缺乏球场是广州发展校园足球最直观的难题。广州的绝大部分中小学,不仅没有标准化足球场,而且校园太过逼仄,连可以用来改造、足够大的“菜地球场”也没有。面积严重不达标的校内体育场还需满足其他运动项目的需要,按政策也将面向社会开放,显然不够用。球场问题不解决,其他激励政策就很难发挥作用。

    要落实现有的校园足球项目推广计划,需要以ZF之力为中小学配备足够大、足够多的场地。如果校园周边找不出空余的地方,就得用ZF手中的闲置土地,来建造校园足球训练基地。校园足球面临的经费紧张,可以由各校争取校友资助或企业赞助,差额部分由ZF补齐。校园足球专业师资不足,体育、教育部门可以把很多退役的、现役的足球运动员配备到中小学。

    场地问题很直观,不那么直观但同样重要的是,专业的训练设备和保健设备。足球青训不是找个球场,安两个球门,就任由孩子们组队瞎踢。青训训练也不能仅仅玩颠球和控球。我们不能奢求广州中小学的足球装备水平,能一步登天赶超拉玛西亚和卡斯蒂利亚,但至少得接近英国、德国、西班牙同阶段学校的配备,不至于让真正的好苗子练着练着就练废了。另一方面,足球运动对抗激烈,伤病难以避免,好的保健设备可以减轻青训队员严重伤病的影响,尽可能避免小伤小病累积成大麻烦。

    欧洲一些国家的足球俱乐部及其青训体系,已广泛引入智能穿戴设备。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中的身体各项数据,可以便捷式的完成实时监测和科学分析,有利于对应增强训练或保健恢复。可以通过免费wifi的传输形式,将球员的一系列的动态数据和发展,传递给管理人员。足球训练管理的升级换代,对教练人员知识和技能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就广州的校园足球发展来讲,体育、教育部门不仅有必要接洽国内外智能穿戴设备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而且还要安排由现役或退役运动员充任的校园足球教练队伍,为适应引入智能穿戴设备的新型足球训练管理开展培训。

    如果广州的校园足球能够切实遵照足球发展规律,对接欧洲先进足球青训经验,完善设备,升级训练和比赛管理,必然将更多的涌现优秀后备人才。摆脱了粗糙运作的校园足球,也能因此增强对青少年和家长群体的吸引力,踢球孩子的出路,也将不成其为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