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的毕业生来说,有一个证书含金量极高,企业十分认可,那就是“天软证书”,主要依据学生在校期间公共基础理论和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理论水平、企业应用技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及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这是学院优秀毕业生的标志,得到了行业、企业的认可。今年开始,“天软证书”将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互相认证、合作,打造计算机与软件行业的知名品牌。
专家建议
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肖述虎:
根据职业规划,理性考证
一般来讲,职业资格证书表明一个人具备了从事相关行业或岗位工作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条件,因此而被用人单位所看重。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不少大学生在完成专业学习的同时,选择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考试,获取相关的证书。对此应理性看待考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处理好考证与完成学业的关系。社会和用人单位看重资格证书,不是看重一张盖了章的纸,而是证书所认可的从事相关岗位和行业工作的素质,因此,首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这是核心竞争力。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各类资格认证和考试,来检验自己是否具备了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基本素质。不能本末倒置,把过多精力用在备考各种证书而影响了学习。
处理好考证与提升实践能力的关系。现在多数职业资格认证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的,考核的是知识层面的内容,而到了实际工作岗位,还是要看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除了考证,还要多参加各类专业实践、实习和项目,把所学专业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学以致用,提升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处理好考什么证的问题。考证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要考虑清楚,自己想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的工作,这些行业和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资格证书对从事这些工作有利,然后去做相应的准备。
今年8月、11月,国务院分两次取消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这是好事,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体现,消除了不必要的就业门槛。但这并不意味着取消所有职业资格,取消职业资格制度,有些行业和职业,还是必须要有相关资格认证的,比如律师、教师、建筑师等。这也给大学生们提了个醒,那就是考证要深思熟虑,要从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出发,要更加看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