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粉丝经济时代,网站优化和网络营销大师层出不穷,对一个互联网人来说,“装B”俨然已经成了一门艺术,不少人说“自己如果没有在装B,就是在去装B的路上”。也在网上遇到过一些“大师”,最开始感觉很崇拜,后来通过一顿研究,发现好像成大师也不是那么难,关键是要抓住几个重点!如果你也想迅速成为“大师”,不妨可参考下我说的这几点。
1、起点低,经历神,包装好
起点一定要低,这样粉丝才会觉得倍受你的案例鼓舞;经历一定要有一些神奇色彩,才让大家觉得印象深刻!很多新闻里介绍一些大师都说他们是白手起家,而且经历重重困难才走向成功,为的就是让大家佩服他们。其实大多都是有后台有故事的,最不济了,也有个朋友或老婆是官二代或富二代。所谓的白手起家 走向成功的肯定也有,但比例极低。
最好说自己是从某某知名大公司出来的XX总监,或者表明和某些大腕很熟,获得过他们的夸奖,这样包装比较容易获得认可。获得业内知名人士夸奖这点一般靠钱不行(因为那些名人肯定不缺钱),大多是靠一些人际关系技巧来搞定。比如:拜某知名人士为师,在学习中体现自己的勤奋,有事没事替老师推广推广,扩大下门户,肯定会获得老师的认可和称赞。如果你能不辞辛苦,多多获得一些业内知名人士合影那是最好的,如果很懒你可以试试PS,但是千万别让人识破,例如某些PS不到位的图片,人是悬浮在半空的,像个鬼一样!
如果不善于上面说的那一套,只要你有一定激情,就可以到业内一些知名论坛积极表现,和论坛管理层混个脸熟,再帮忙张罗几次活动,争取获得个XX版主或XX干事的头衔,然后可以将之挂自己博客上,显出自己有一定势力。
2、加入一个有大量新手的圈子
必须有很多比你新的新手作为粉丝基础,这点是获得大师称号的核心。他们的经验一定要比你少很多,只有这样你说的才是大家认可的干货,哪怕你说错一点也没事,没人能看出来,嘿嘿!
如果你不小心加入了一个经验比你还多的群体,那你分享的经验就都是大家眼里的小儿科了!你想成为大师,门都没有!这点是很多seo新手没意识到的,以为随意加一些seo群,发下自己博客的文章就能获得点击呢,其实你一发标题大家就知道是啥意思了,根本没有想去看的欲望。
3、经常发言,制造一定轰动,观点有独特性
在圈子里一定要活跃,别人经常看到你的发言才能提升自己知名度,言辞最好幽默一些,可多参考赵本山、小沈阳等前辈作品。最重要的是你所发布的观点要独特,尽量别和大家看法一模一样,要从一般大家认可的观点中提炼升华或找毛病。如果实在想不出,你就去参考一些行业的独特观点触类旁通一下,为己所用。
有不少后起之”锈“是通过攻击行业内的知名人士获得大多数群体的注意力,甚至他很多名气是靠“骂”出来的!我忘记是谁了,就娱乐圈里某知名微博,就是靠骂很多知名人士获得的很多粉丝,当然这也要讲究技巧,切中要害,获得一定群众认可。
4、有牛X的案例(最起码不懂的人看上去觉得很牛)
牛X的案例是必须的,否则无法让人相信你的能力!很多做网赚的大师都会吹自己赚了多少多少,然后为了证明,还发出来某次销售活动的客户付款截图(淘宝或银行汇款记录),很多新手都会相信这个。实际那截图是不是Photoshop做的呢?那就不知道了,反正我是可以PS一个的。
Seo方面案例不是很好说,因为热词排名一般不稳定,而且搜索引擎规则总变,所以一般做法是,多做站,比如:做100个站只要有3在,这3个就是成功案例(实际还有97个失败案例,那肯定就不说了)。另外,就是将一些不太热门的词经常稳定在首页的做案例,不懂行的那些客户还是比较认可的。
特别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有个以前向大家都宣传过的项目夭折了,必须找个台阶给自己下才行。比如:因为这个项目响应人太多,自己接待不过来;因为有个大单子要接,没法进行后续服务;自己助手数钱数的累得进了医院,无精力维护……等原因。
5、必须很忙很有钱
既然是大师,就必须有钱而且很忙才能证明价值,如果整天上网聊天肯定容易被大家认为是个屌丝!最好是配个助手帮忙处理日常杂事,别人联系也最好别很快接电话,遇到啥问题尽量慢点回复,这些都有助于证明是个大师。
另外,最好配合一些其他软硬件证明。例如:和粉丝们沟通一会就要离开,顺便说下某投资机构约去洽谈合作,自己还不大想合作;抱怨不小心丢了个Iphone5,只好换6啊;国庆去国外旅游,分享个坐游轮出海照片;坐在名车里自拍,不小心露出了车标;拍个自己在“自家”别墅花园里烧烤照片;去听了啥高雅的歌剧,还评论一番……,等等吧,都可以很好的衬托大师的生活。
6、有跟随者不经意地在一些圈子里提到你
有了一定知名度了就得不断扩大影响力,最好有一批追随者帮你传播名气。如果实在没有那就自己的小号上吧,在其他一些同行业圈子交流时不断提及自己,引发他人好奇。也许一两次效果不明显,但被提及的次数多了,大家也慢慢就有了深刻印象了。
最后,在交流中千万别忘了传达给粉丝们,你所做的各种事其实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中国的互联网崛起,为了更多人未来的幸福,为了打击业内不良行为等等。
文章原文来自:http://www.onerare.com/news/marketing/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