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应注意防范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融资行为,将合规性风险降低到可控的范围内。
目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防范已成为业内热议话题。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银行更应当树立起风险意识。在合理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同时,时刻注意防范无真实交易背景的虚假贸易融资行为,将风险,尤其是合规性风险降低到可控的范围内。本文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全面恪守“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银行要加强对贸易融资,特别是远期贸易融资的真实性、合规性审查,既要积极支持实体经济的真实贸易融资需求,也要防止企业虚构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融资的行为。通过内控督导,及时发现并报告可疑交易,严禁变通执行或协助规避外汇管理规定。实践证明:与了解的客户打交道、与诚信的客户打交道,能够降低贸易融资的风险。
二是严格落实“了解你的业务”的原则。贸易融资一向被视为透明的产品,但每个产品又有其特有的性质。如装运前融资与装运后融资、承兑前融资与承兑后融资、有追索权融资与无追索权融资、支持融资型与风险发散性产品、大宗商品融资与普通商品融资等等。银行应将所有的贸易融资产品进行分类,针对当前经济形势,采取较为保守的产品或调整产品结构中的参数,降低产品的风险,从而落实“了解你的业务”的原则。
三是完善内控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首先,必须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既要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情况、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做好贸易融资贷前的把关。其次,要做好贸易融资贷中的审核,把握好贷中的决策和管理,细化业务风险审核,严格关注资金使用去向,必要时可派人跟单操作。因为贸易融资业务时效性极强,任何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所以要依据贷前的调查结果,加强监管;同时,进行事后跟踪,以及时做出融资决策,降低风险。这也是“尽职审查”原则的必然要求。
四是控制贸易融资资金的用途与期限。贸易融资的资金只能用来解决贸易过程中的资金缺口,贸易融资的期限要与企业的资金转换周期相匹配,如果企业用贸易融资的资金投资房地产,或者企业资金转换周期只有三个月却提出半年贸易融资,其中必然隐含较大的风险。
五是防范交易性风险。防范交易性风险,需基于对信用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的分析,结合基础交易本身的特征与流程做出的风险评估。现代银行业由于规模的增大、技术的发展和人员的增加而分工愈细。分工细有它的好处,但对于贸易融资来说,每一笔交易的情况可能都不相同,在当前的情况下,一笔贸易融资是否能做,往往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既要分析交易对手的状态,也要分析交易对手的情况,既要分析基础交易标的,也要分析提供的贸易融资产品的风险,在综合多方面因素后才能进行合理决策。
六是掌握好货物物权。贸易融资的主体对象是货物,当银行发现在整个贸易融资流程中,无法掌握货物的流向时,应该引起警觉。在当前的经营环境下,是否能掌握物权是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掌握物权意味着在融资结构设置、单据构成、法律支持等方面需要进行良好的配合,以防止欺诈、盗骗案件的发生。
作者: 恒丰银行江苏省南通分行 赵杨 来源: 《中国外汇》2014年第13期7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