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房价下跌走向已经逐渐明朗了。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2008年起,房价快速走高,从而带动了大批房产商囤地建房。国家的4
万亿基础投资也加速了城市扩张。如今城市的周边新建住房的空置率已居高不下。
怎么能消除城市的虚胖,让我们的城市强壮起来。面对着房地产泡沫,ZF早几年就有觉察了,出台
政策限购多套房、收缩贷款,防止房地产商们头脑过热而盲目建房。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
进程,都离不开房地产的支持,ZF真的狠不下心真正打压房地产,被国家政策打压的房价也没能换回
大多数狂热的房地产商对利益的追求。
房地产泡沫的持续发酵在各个城市上演着,短短几年时间城市的面积翻了倍,甚至衍生了很多卫星城
。但显然城市化并非用房子堆出来的,其根本在于吸引人口到城市就业、生活。而房子仅仅只给了一个
遮风挡雨休息的基本载体,如果没有大量的就业,新兴城区就成了空中楼阁。
城市的繁荣是以就业为基础的,而吸纳就业离不开第一、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是以农村为根基的不能直接为城市就业提供太大帮助暂且不说。
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是以需求为导向的,需求旺盛,工业和服务业表现就是扩张,反之就
是萎缩。
如果把外需的高中低产品比作一个上中下三层蛋糕,从几年前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以后,中国
就已经分到这块蛋糕中下层最大一块了,继续去抢占别国中下层蛋糕的份额难度在加大。而想吃到上层
蛋糕就需要技术的积累和创新挖掘。所以中国的外贸要增长就不得不加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而西
方国家是以高端技术产品出口和控制金融外汇市场为支撑的。也许对于受够了美元剥削的欧洲人来说,
相互支持欧元、人民币打压美元的霸权他们能接受,但中国利用自己的低价劳力推进产业升级会大大削
弱西方国家产品的竞争力,西方人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对中国的高端技术封锁和如今对于中国新兴产业
贸易壁垒的增加也就不足为奇。而打破封锁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自主创新、寻找一些新的销售市场和严
格淘汰部分太落后的产能让路给新兴产业。西方国家也不愿意闭关锁国自绝于世界应对得当我们就不会
失去市场,淘汰落后产能只要严格筛选执行也能实现,主要还得看自主创新毕竟别国是不会给你关键技
术的,而我们发展的目的是通过更多的外贸获取我们缺少生活的资源以及通过创新改善我们的生活。
自主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科研环境、设备的改善。
对于人才的培养我有一些建议:在一些办公楼密集和上班族居住密集的小区由国家出资建设图书馆。
在中国有阅读习惯的人太少了,缺少知识的积累。在学校虽然有图书馆,但为学生开设的图书馆是以学
习基础知识为主的,而且不方便社会人员进入。随着进入社会,更多的需要查阅书籍积累知识的途径太
少且困难,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许多新的发现都是在阅读中找到灵感的。建设图书馆不要太大,以安
静的阅读环境、方便的借阅渠道为宜。书籍以当地产业相关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文地理为主,小说、
新闻、八卦就不要了。书籍的来源以社会捐赠和ZF采购为主,让一些学霸、科技界、艺术文学的新名
人推荐自己阅读过的推崇的书籍来选购以节省大量资源和时间,管理人员则以ZF简政精简下来的公务
员为主。
科研环境、设备的改善除了国家和企业的加大投资以外还需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的保
护是把双刃剑,加大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企业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但不利于技术的推广与利用。所
以在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过程中,需要引导互补的企业加强联合甚至合并重组以节省资源的浪费及加强
技术的交流进步。当然在这过程中也要加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防止企业合并形成的国内垄断,使企业在
垄断中固步自封。应当让企业在适当时候放到国际舞台上去,也需要适当引进国外有相应实力(不能太
强)的企业到国内来,适当的竞争才能加快促进企业技术和竞争力的进步。就像跑步竞赛一样找个适当
的运动员在前面领跑,会带来好成绩的。浅水是养不了大鱼的。
说到内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会推动内需增长,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怎么增加收入?无非
是已有自然资源开采和人民依靠双手去创造建设。资源开采:中国资源就这么多,人口这么多,依靠资
源的开采虽然很重要,但显然杯水车薪而且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所以得依靠去创造建设,让资源在
创造建设中扩大其价值。
创造建设需要根据需求去做,很多跟外需产品也是一样的,能在外贸中成功在国内也是能成功的。由
于房地产在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作用,就以房地产为例。房地产由于其价值高、技术起点低、产业辐射面
广、原材料几乎无穷而备受ZF与开发商喜爱,但任何产业都会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时到今天,房地
产开发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瓶颈。我自己本身是农村的,据我所知,我们村及周边村已经几乎没有中青年
呆在农村务农养家的,即使有也是无能在城市讨生活的人了,农村都是些老人和一部分留守儿童。老人
不会也不愿意离开农村的,这也就意味着城市的房子已经够了,就算没有买房的人在城市也都有租住的
地方了,在这种情况下还大力新建房地产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何况我们城市还有大量空置住房。我
们只能在现有的房子在同数量下,改建旧建筑,提高大家居住条件和环境方面下功夫了。
面对着现在大量房屋闲置,怎么样才能化解呢?首先改变房产税的形式,用房产居住税代替房产交易
税。房产交易税阻碍了人们在条件适当的时候改善自己居住条件的愿望(改善生活是发展的根本目标之
一),从而压抑了实际需求。但是房产税又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所以不能一下就取消只能以房产居住
税来替代。为了稳定房价,有多套房屋的但是空置的也可申请先只收一套房产税,等条件许可后可以逐
渐征收多套的房产税。其次合理配置房产资源,暂停一些盲目开发的房产项目,让一些非法建房的房产
商交罚金。房地产商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建设房屋的,一些地方ZF为了迎合开发商以增加税源
,不合理的规划土地使用权也加剧了房产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对于城市、社会来说需要的不仅仅是住房
、商铺、私立学校及医院。应该在城市繁华的地方多兴建临时停车库房减缓交通堵塞及停车不方便、在
一些人口居住密集的地方建设非盈利性的图书馆增加居民知识储备、在一些批发商贸物流发达的地方兴
建仓储房杜防商户人货同住的安全隐患、在一些新兴人口居住区域搬进一些大型医院和名校实现城市教
育和医疗的合理分布也可以减低城市中心交通的压力。。。总之,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大,原有的资源配
置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新兴城区因为资源配置不完善极大的加重了老城区的交通和使用
负担,也制约了新城区的繁荣,所以重新配置资源势在必行。
中国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的档口,这是我对于当今发展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
作用,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