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意义上讲的泡沫经济,指资产的财务数据超越实体价值,所形成的虚假繁荣。泡沫经济通常由大量投机活动支撑。由于缺乏实体经济支撑,泡沫的发展过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经济加速破裂的过程,神话破裂的过程。
今天高层提出的“新常态”,就是要扼制泡沫经济,防止出现更大的危机而采取的战略举措。
泡沫经济有如下现象:
1、拍脑袋出数字,要多高的速度由领导定,真实的统计数据没有用。
2、经济规划来源于行政文件的风头跟风,而非来自具体实际。
3、寻租普遍化。
4、垄断。
5、市场主体权益没有法律有效保护,活力不振。
6、大多数国民不务正业,所干的事业不是自己的所学专业。
7、经济是政治延伸。
8、GDP翻番了,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跟进。
9、大量的ZF债务不能如期偿还,这些ZF经济意义上已经破产。
以上八条,现实经济条条都在,条条都完全符合,不少一条。
中国经济的泡沫会如此严重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泡沫的制造者不仅是一般泡沫经济的制造者——投机,还有贪腐再加上痴愚。投机、贪腐加上痴愚,使经济泡沫实质上更虚,更假,更脆,危害性更大。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的素质基于普遍的个人素质。市场经济是由市场主体构建的,经济的活力源于市场主体的活力,而市场主体的活力来自于劳作与创造。如果市场主体不真实,劳作与创造不充分,国民经济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活水源头。而没有活水源头的经济,不具有创造性,要吗是竭泽而渔,要吗是泡沫,无有第三。过去几十年的增长的实在部分,主体来自于竭泽而渔,具体表现就是资源环境的牺牲。今天的资源环境危机,已经支撑人的生命系统持续的基础动摇了,可持续发展令人担忧。
考查一下现实中的市场主体,我们就会发现中国经济严重欠缺活水源头。
从所有制角度看,市场主体就两部分,即作为主体的公有制企业和没有主体地位的非公企业。
公有制企业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系统,央企和地企。这类企业由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政治上、政策上、资金上、生产要素上、市场准入上、主体权利上得天独厚,呼风唤雨。然而现代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公营部门低效率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因此这个系统的企业除了垄断和特权而外,一定是没有效率的。因此,这个系统的依靠垄断、特权、ZF保护而得以生存。它们本质上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而是政治在经济生活中的延伸。他们角色的作用远大于效率的作用。他们能做的事如果能让真正的市场来完成,完全可以事半功倍,即投入可以减半,效果会翻番。然而不可能的。这不是理论问题。结论是国有企业系统不是国民经济的活水源头。
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要由非国有的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中小企业构成。他们不是主体,一般只能得到有限的法律保护,在政治上、政策上、资金上、生产要素等等方面,没有优势。这个系统的企业,也有日子好过的。主要是:1、资本实力大的、品牌价值高、技术力量大的外资企业;2、有权贵背底下参与的民族企业;3、与一般寻租者直接间接合作的企业;4、抓住了市场切入点和先机攻占了市场制高点的企业(主要指互联网领域开物成务的大亨们);新生企业家经营的企业。日子难得过的,是这个系统数量最多,容纳就业最大的群体,一般中小企业,他们不仅没有公有制企业的任何优势,还往往成为普遍寻租的重灾区,日子水深火热,有一天,没一天,饱一阵,饿一阵。结论是非公有制的市场主体,活力严重不足。
这样一来,中国市场经济两个大系统的现状,一个是根本没有活力,一个是活力严重不足,因此支撑今天的繁荣的,主要是资源环境的牺牲和虚假的泡沫。
在正常的经济体系下,考察一国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主要是均衡。宏观经济均衡是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在总量与结构之间的基本平衡。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充分就业。而如果经济体系不正常,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就不可能通过上述指标来衡量了。强行衡量没有实际意义。
然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从哪儿着手呢?从人们感觉到的社会现象,亦可以大致考察出结论。那就是看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是否健康正常可持续,要看这个国家的经济生活是否达到了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天尽其实,地尽其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看这个“尽”的程度。从这个角度考察,可以得出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实质,是资源环境的巨大牺牲,加上神话般的泡沫,所构成的虚假的繁荣。
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存状况,就是国民经济的健康状态。如果企业家们不巴结权贵就活不下去,不搞些偷漏违法的事就没有饭吃,诚信经营辛勤劳动就只能饿肚皮,这个国家的经济就既没有天理,又没有前途,更不要谈什么可持续发展了。
大量的ZF欠债还不了,在利用权力赖账,公然用权力违抗债权,说穿了就是大量的ZF经济上已经不折不扣的破产,意味着泡沫已经破裂。任何还不了到期债务的ZF,都是经济上破产的ZF。中国目前有多少呢?ZF信用是天底一第一信用。ZF信用的丧失对国家民族的危害,是从百姓的心灵里、基因上的进行根本性的摧残。
中国的股市,就是一个无比虚伪、危害让明眼人想都不敢想的大泡沫。这一段股市的回升,一定只是回光返照,只是为了维护稳定的宏观调控创造出来的点滴机会。而这个机会肯定是短暂的,因为整个经济生活没有最基础的源头活水。
没有酒,要耍酒疯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表演。
没有活水源头的经济,能支撑一时,坚持不了长远。“新常态”正在努力打造的所有革新性的目标之中,放开、培养、推出真正的市场主体,发挥市场主体的动力、活力与创造性,一定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目标。
[参阅]
“新常态”下九大趋势的联动性与推动力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07236&from^^uid=19037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李伟:适应新常态 迈向新阶段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3623&from^^uid=190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