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015-1-1 06:13:01
xwb198266 发表于 2014-12-31 21:48
如果没有任何好处,它本身就不会长期的存在,狭义的宗教在本质上是一个团体组织,最终是要维护团体利益的 ...
钱颖一:“看上去没用”的知识决定成败


                【导语】


       

                “无用”即“有用”
       

                看上去“无用”的知识,恰恰是最“有用”的,这不仅仅是针对科研人员和学者,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充分悟到这点,你才是一个“有用”的人。
       

               


       

               
       

                马斯金带我参观了他现在住的房子,那是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教近20年间的住房。在从高等研究院通往著名的“小树林”的小路上,我们谈起了高等研究院的历史,特别是它的创始人、首任院长佛来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我们一起谈起他的那篇有名的文章“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即《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我今天要讲的主题,正是“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从事看上去“无用”的研究,正是高等研究院的魅力
       

                佛来克斯纳是一位对美国教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1885年他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毕业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创建了一所实验中学,实施他的教育理念,非常成功。1910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报告《佛来克斯纳报告》彻底改变了美国的医学院教育。他在1930年创建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在1930~1939年期间担任首任院长。在他的领导下,高等研究院从一开始就聘请了世界顶级学者,包括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哥德尔等。
       

               

       

                研究院规模很小,到今天也只有28位常驻教授,分属4所学院:历史研究学院、数学学院、自然科学学院以及社会科学学院。这些教授的共同特点,就是从事看上去“无用”的研究,就是那些在近期甚至在可遇见的未来都没有用的研究。但这正是佛来克斯纳的远见,也是高等研究院的魅力。



关于“无用”知识的三个故事
       

                思考一下,什么是“无用”?什么是“有用”?这与时间期限的长短很有关系。让我来举3个例子说明那些短期看上去“无用”的知识,在长期的巨大有用性。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理科的,是物理学的例子。这是佛来克斯纳文章中开头讲的例子。当年佛来克斯纳问柯达先生谁是最有用的发明家时,柯达立即回答是无线电收音机的发明人马可尼。佛来克斯纳反驳说,麦克斯威尔和赫兹的理论贡献更加有用。虽然麦克斯威尔在1873年发表的电磁理论完全是抽象的数学,虽然赫兹在1887年对他做的电磁波实验的实用价值毫不关心,但是这些看上去“无用的”的研究却为后来有用的发明打下了基础,没有他们的工作就没有后来马可尼的发明。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文科的,是经济学的例子。这是马斯金教授的“机制设计”理论。这个理论的起源是研究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在利用信息上的效率问题,不仅是抽象的理论问题,而且本身也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模型,看上去没有什么有用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中的有用性。但是后来,机制设计理论有着非常广泛的现实应用,比如它成为研究市场中的拍卖问题的理论基础。拍卖不仅适用于传统的艺术品,拍卖也适用于诸如无线频谱等产权的拍卖,而这是当前移动通讯行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第三个例子是关于工科的,是计算机工程的例子。这是乔布斯的故事。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他讲述自己在大学第一学期后辍学的经历。他没有离开学校,而是听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其中一门是美术字课。这在当时看来完全“无用”的课。10年后当他设计第一台麦金塔(Macintosh)个人电脑时,为发明电脑上的可变字体发挥了作用。乔布斯这样回忆说:“如果我当年没有去上这门美术字课,苹果电脑就不会发明这么漂亮的字体;又由于微软视窗是照抄苹果的,所以很可能所有个人电脑上就都没有这样的字体了。”
       

               

       

                这3个例子对我们很有启发。如果说第一、二个例子是关于科学研究中的“无用”与“有用”的话,那么第三个例子就说明了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在学习中的“无用”与“有用”。当然,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无用知识最终都是有用的。但是,这些例子说明了,我们过去对知识的有用性的认识过于狭隘和短视。



刚进大学时觉得“无用”的知识,或许10年后会变得非常“有用”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就是我们身处一个功利主义、更确切地说是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无论做研究还是学习,人们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有用”指的是立竿见影式的有用。比如在校学生选课前喜欢问这课有什么用?对面试和找工作有用吗?我在听取在校生对课程设置意见时,就常常会听到对找工作没有用的课的抱怨,或对找工作有用的课为什么不多开一些、开早一些的疑问。
       

               

       

                但是有趣的是,当我同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校友交谈时,他们对大学时期所上的课的评价却与在校生很不一样: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如此无用,而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类的课。
       

               

       

                乔布斯这样反思:“在我念大学时,是不可能把未来的很多点连接起来的。只是在10年之后,当我回头看时,是如此的清楚和显然。”;“人是不可能向前预测如何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只能回首往事时才能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所以你必须相信在你的未来,这些点将得以连接。”
       

               

       

                这是一个值得记住的人生哲学。



“有用”或“无用”未必是唯一的价值判断,因为知识的价值是内在的
       

                同学们,当你们踏进清华的大门,进入经管的二门,你们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不应是名气的炫耀,也不仅是今后工作的跳板,而应该是探索新知识、包括那些“无用”知识的殿堂。佛来克斯纳在《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一文结尾中说:“我们不能对我们自己作出许诺,但是我们珍惜那通畅无阻地探索无用知识终会在未来产生结果的希望,就像过去被证实过的一样。”
       

               

       

                虽然有用未必就是唯一的价值判断,因为知识的价值可以是内在的,毋须体现在它的工具价值上。但是,理解短期无用的知识可能是长期有用的知识,对我们正确认识知识的有用性有极大意义。
       

               

       

                但愿在几十年后,当同学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们还能记得我在今天的开学典礼中讲起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7:59:38
这个很正常啊,刚毕业的学生,哪能弄好企业实际要用的管理咨询报告?

管理决策背后有很多东西不在书本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07:16
科研不都是为现实服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24: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37:12
哪个公司不开眼,竟然会想着找高校做管理咨询?老总刚开始创业?真是幼稚到了极点啊

但凡有点经验的都知道,高校教师之于企业管理,那基本上就是一窍不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38:31
remlus 发表于 2014-12-31 17:49
数学家研究数学的时候并不怎么考虑是不是对现实有用,但他们的研究结果很多被证实特别有用。
那是因为数学的假设前提是符合现实的,是“正确”的。如果是在一个不合现实的假设前提下,那么,从这个数学体系得出的结论对现实而言就不会特别有用。

而经济学,至少是我们学到的经济学,刚好是从一些明显不符合现实的假设出发推导而来的。在这种情形下,经济学家及不明就里的学子们还力说他的经济学多有用多有用。

所以,就目前的经济学来说,“学术是个屁,谁都别装逼”基本还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46:45
这个正常,别大惊小怪,我博士毕业到事业单位规划院,刚去不如那里的大专生,根本不接地气。
但3年后远远超越他们,你知道为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46:49
gagugagu 发表于 2014-12-31 16:15
理论和实际的脱节,师门聚餐,老师问已经毕业的小硕,你们觉得研究生时上的课哪门最有用。结果大家 ...
哈哈,你导师难道不知道说这句话的后果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48: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57:03
xwb198266 发表于 2014-12-31 21:06
别激动,一认真你就输了。“你可以批判学术不端现象,但不能怀疑学术。阁下对学术缺乏基本的自信,还做什 ...
这就是中国与老外的差距,老外为科学可以不要命,但中國学者是为了钱可以不要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8:59:45
lwzxy 发表于 2015-1-1 08:38
那是因为数学的假设前提是符合现实的,是“正确”的。如果是在一个不合现实的假设前提下,那么,从这个数 ...
请问你对经济学了解多少?你通读了各流派的经济学巨著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9:15:07
给一个吃大便的大米饭,肯定没用,因为其本来就只吃大便不吃饭,大便对其是最实用的。不过一个吃大便的反过来说,你们说人是吃饭的,那是书本里的知识,是个屁。这就有点可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9:36:10
又一個以偏概全的傢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09:53:01
It's a funn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01:33
学术赶脚鸭梨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06:17
相信,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是需要科学研究的,不要悲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13:37
蜉蝣天地 发表于 2015-1-1 08:46
哈哈,你导师难道不知道说这句话的后果嘛?
学者是象牙塔里的人,不一定接地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14:54
可能很多校园的人都很生气,我们公司曾经找了国内非常有名的5家美院和工业大学汽车学院合计100多人(国内)设计方案,当时老总为了稳妥起见,还找了澳大利亚的一家公司7个人(澳方)的项目组,最后结果是2年内澳方获得通过的是3个方案,中国的所谓精英们一个都没有,做了成百上千的草稿而已。特别是这些所谓专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18:46
学术的好处就是在精神上稳定了一批人,不致于造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22:43
shiziz1989 发表于 2015-1-1 08:59
请问你对经济学了解多少?你通读了各流派的经济学巨著了吗?
看样子、口气,你似乎都“通读各流派的经济学巨著”了?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25:48
社会科学本来就务虚,只有自然科学是务实的,自然科学的成果最终都能应用到实际中,但是社会科学就只能呵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25:50
xwb198266 发表于 2014-12-31 21:06
别激动,一认真你就输了。“你可以批判学术不端现象,但不能怀疑学术。阁下对学术缺乏基本的自信,还做什 ...
今天是新年第一天。因而不带情绪地说两句。一是当前中国学术研究不接地气,不是学术出了问题,而是环境、机制等方面出了问题。二是我所谓的学术自信,是指研究者对学术的价值或功能应持有自信。如果你认为学术不管用,你还去研究,你或者是打算玩弄学术,或者是自虐。最后,祝阁下新年快乐!学业进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29:56
好好学英语,以后能用上,再就是电脑技术也能用上,其他的多数都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0:35:28
实践出真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1:01:59
remlus 发表于 2014-12-31 14:30
有些人适合做横向课题,有些人不适合,不过市场是有效的,所以不适合的人做个一两次也就没人找了。
不能只做论文,课题是必须的;了解经济事实是很必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1:21:25
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楼主这样完全是乱扯蛋!楼主举的例子是学术么?人家博士做的是规范学术,你让人家去做实际应用,然后得出学术是个P,这完全是莫名其妙。谁告诉你做学术做的好的必须会做管理咨询,必须懂得实际中的公司运营管理?学术研究的是高深的理论,而现实需要高深的理论么?比如计量经济理论,你看到实际数据处理需要用到非参数这些在学术中还不算怎么高深的计量理论么?这完全是两码事?!
现在高校与实际脱节是有,但是那是教学问题,是课程体系问题,但是肯定不是学术研究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1:22:26
路过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2:06: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2:10:54
maxine2001 发表于 2015-1-1 10:25
社会科学本来就务虚,只有自然科学是务实的,自然科学的成果最终都能应用到实际中,但是社会科学就只能呵呵 ...
社会科学也很“务实”啊,共产主义革命席卷全球,造成一亿人口的非正常死亡,这还不够“实际”?而自然科学的成果,例如原子弹的发明,其实际效果也远远不会大于上述这个效果。

这是“意识形态”的力量。邪恶的意识形态,其杀伤力比原子弹大上千万倍。所以,对社会科学,还真轻易不要“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2:47:27
办公室坐多的教兽可能连学校饭菜都不了解,更何况企业市场。多闻闻屁就知道什么事学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