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商品的商字,就是交换交易的意思。商品当然是有人拥有而想出售,另有人没有而想购买的事物。你根据股票在实际中有没有交易的可能和倾向不就可以归类了?(针对二楼)
回一楼:股票不是什么劣等品、奢侈品或吉芬品。股票由于是快速投资品,价格预期的作用大于当期价格变动的作用,所以才有追涨杀跌的现象。这同价格效应的分解分析无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8-26 3:41:39编辑过]
首先,股票不是商品,所以不能进行劣等品、吉芬品这样的针对商品的分类。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像期票、债券一样,是表示你对其他某些有价物拥有一定权利,人们购买股票,就是购买这种权利,而不是为了那几张纸(以前的股票,现在连纸都没有了)。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有两个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股票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它没有凝聚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点,就像纸币不是商品一样,我们说“货币是商品”那是指的金银一类,纸币只能算货币的符号);股票也没有使用价值,因为它本身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不能欣赏什么都不能,有用的是股票背后的东西,而不是股票那个虚无的本身。
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而不是对某商品的消费,属于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易纲的《货币银行学》上有说股票的需求收入弹性>1,它是一种奢侈品,在收入水平低时,人们是不敢问津的。
此题的关键,个人认为,是对股票追涨的行为,似乎又适合吉芬物品,即当此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的需求反而上升。但是吉芬物品是一种低档物品。因此在这出现矛盾。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如何去分析,恰当的解答还需要思考。
对于股票这一种“商品”,人们购买其进行消费获得的效用是“由于其价格上升而为购买者所带来的收益”
由于这些人认为,价格上升的股票有着更大的效用,原因是,由于现在的价格上升,他们预期以后价格会有更大的上升!
而事实上,价格上升的股票其实际支出价格却是在下降!
股票实际支出价格=购买时价格-(卖出时价格-购买时价格)
所以价格上升的股票,其实际支出价格在减少,因而,购买量增加!
所以可断定是正常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