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5-1-1 18:06: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8:10: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8:2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9:07:31
龚民 发表于 2015-1-1 14:56
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劳动增加产品价值,各有其重要性。 ...
“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劳动增加产品价值”——这句话是错的。

(1)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的凝结物,是物化劳动。资本作为价值物仅是一种积累的物化劳动。物化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使用)即人的活劳动才是价值的源泉。

(2)人类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是要分配的,而分配要根据社会财富的价值比例关系按照一定份额进行的,所以价值成为社会财富的分配尺度。由于人的活劳动是新价值的唯一源泉,所以,新增长的社会财富,当其表现为全部剩余产品的之和,即表现为社会总产品中新增社会总产品及其与之相对应的新增社会总价值之际,马克思认为这一新增社会总产品及其与之相对应的新增社会总价值,归属于人的活劳动的创造,或者说,一切的“价值物”或物的“一切价值”皆源自于人的活劳动及其有目的的耗费!

以上观点反映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局限性。这些观点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如下:

第一,“商品是指人的劳动产品”,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看法,不是整体人类社会的看法,是一部分人的看法,不是全部人类的看法,即一部分人的看法不能代表全部人的看法。一切的价值物,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价值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价值,另一类是社会价值,自然价值是社会价值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基质,缺少这一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就不复存在了!反过来说,社会价值必须尊重自然价值的历史选择,反映自然价值的客观要求,顺应自然价值的运动规律和体现自然价值的时代特征。看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就明白了。

【注】: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自然资源法”是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是商品。” 劳动力可以作为商品被再生产出来,但劳动不能作为商品被再生产出来,因为劳动都是一个流动状态和运动过程,无法形成商品的固态。工资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不是劳动的价值和价格。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其本身却没有价值,否则是形成“同义语反复”,陷于理论逻辑的自相矛盾。——这是马克思的看法,该看法是错误的。

首先劳动是可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换的,但不是作为直观的客观实体,而是作为“思维上的客观实体”而进行交易的。也就是说,“劳动商品”作为“一个流动状态和运动过程”,通过人们的思维形式已就其“劳动价格”进行了几番交锋,甚至不落下交锋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的环节。其实,一般商品的价格也是人的“思维上的客观实体”通过现实的“讨价还价”实现的,其成交价格也同样经历了若干次的“商品价格”交锋,其间也不落下每一个细微的环节。若观察仔细的话,都会看到商人之间都是用嘴、用思维在“讨价还价”的,而不是手拿大把银币在那儿不断地拨了过来又划了过去的“讨价还价”的。所以,“劳动”作为商品,是人用嘴、用思维去实现的,即通过人的“思维上的客观实体”来实现的,人们不会把“劳动过程”直接搬到劳动市场上来演示和实现的。

在这里,“劳动”是作为人的“思维上的客观实体”表现其商品属性的,不是“直给的”,是靠人们的抽象力来把握的。无论卖主和卖者,都是站在各自利益角度,对“劳动”这一“思维上的客观实体”进行着甄别评判,人们皆是通过自家的嘴,表述各自关于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技能、劳动福利、劳动安全和劳动义务及其权利等认知。所以,“劳动”是嘴上的、思维上的商品!

马克思认为,工资就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工资就是由维持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消费资料的价值多少来决定的。但马克思这一总结,仅能是资本社会的个别情况,而不是一般情况。在资本社会,人是自由人,人并非奴隶,人不是牲畜,所以工资是劳动报酬,不是以维系人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消费资料的价值多少来决定的。牲畜的劳作补偿,可以通过维系牲畜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消费资料的价值多少来决定的,即厩舍、草料、睡眠等加以保证。但是人的劳动报酬,不是通过像牲畜的劳动力再生产所需的生活消费资料的价值多少来决定的。马克思是一个宅男,他并不十分了解就业问题的实质内容,不知道劳动者就工作所论及的诸如:劳动条件、劳动技能、劳动福利、劳动安全和劳动义务及其权利等等因素决定着劳动者是否愿意与资方签订劳动合同,并不是资方能否为我(劳动者)所提供这份劳动而乐意“添加多少草料”的问题!

其次,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要素是物化劳动,不是活劳动,只能转移其价值,不能产生新价值,这是硬道理。事实若真是如此,那么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是物化劳动。因为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力的价值也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即劳动力商品作为价值物也是物化劳动,既然劳动力是商品,它一定是人的劳动产品,是人制造出来的、用于交换的的劳动产品!难道劳动力不是与生产资料一样都是劳动产品吗?或者说,劳动力不是与生产资料一样都是价值物,都是物化劳动吗?如果二者都是物化劳动,那么作为生产资料的物化劳动与作为劳动力的物化劳动,这二者在生产中还有本质区别吗?!

马克思说,劳动力作为物化劳动是独立的,但它是“僵直的、僵死的、机械的和无意识的”,而劳动力的所有者是活人,所以,劳动力在活人的支配下就变为活劳动了,而活劳动就是价值的源泉。既然如此,生产资料作为物化劳动也是独立的,但它也是“僵直的、僵死的、机械的和无意识的”,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活人,是资本家,所以,生产资料在活人的支配下就变为活劳动了,而活劳动也就是价值的源泉。其实,马克思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即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作为同质的物化劳动,二者之间是可以实现相互替代的!只不过,马克思将先进生产资料取代劳动力从而带来一定超额利润,归于什么企业内部的“劳动力的自乘”或企业外部的“个别利润的转移”等这类的藉口,回避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再次,利润源自于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即包括时间成本也包括风险成本以及经营成本等等。马克思以为,资本的利润全部源自于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资本对劳动的剥削被消灭了,这不对。难道说,离开了资本剥削的个体户的劳动就立马儿地富裕起来了?或者说,由无数个体户联合起来进行协作劳动,在没有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的经济基础上,大家伙立马儿地都富裕起来了吗?天底下真有这等好事,个体的自由人之间联合起来还不容易吗,开个账户,注个册成立一个集体劳动组织即可,问题是——没有资本的参与,排斥了资本参与的任何可能性,全部是劳动者之间的协作劳动,这样做下去,真得就可以立马儿地实现共同富裕?我总是不禁自问,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这帮子人是否开过工厂办过企业,或经过商算过账?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只要一说到资本,就联想到的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只要一说到劳动,就联想到的是劳动者之间的无私协助的传统美德,他们甚至高喊道:我们要劳动,不要资本;我们要公有制,不要自由人;我们要共富,不要剥削;我们要真理,不要现实;我们要纯粹的信仰,不要吃喝拉撒睡;要柏拉图的爱情,不要非诚勿扰......思想僵化的如此程度,好笑的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19:30:20
leijy 发表于 2015-1-1 18:21
纯粹胡说八道。

现实生活中,不管大型商场、小型超市还是街头巷尾的自由市场,所有商品价值(格) ...
说说这一点:“现实生活中,不管大型商场、小型超市还是街头巷尾的自由市场,所有商品价值(格)最终都由卖者决定。”

呵呵,这个观察实在是太粗浅。我想你如果开过店,哪怕是一个路边摊、一便利店,恐怕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告诉你一个事实: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才是真正的老大。你,作为一个开店的,的确,商品价格标签是你贴上去的,可是,你如果把价格定在市场消费者所可接受的水平之上,那么,你的货就必然卖不掉。到头来,亏损也是不无可能。

如果你不相信,很简单,到市场中实践一下就知道了。看看是谁在“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20:08: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 21:24:54
leijy 发表于 2015-1-1 20:08
老雷没有到超市买过东西?这个还需要你来教训?可笑!
看来还真得“教训”一下:经济学学得不好的人恐怕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只能看见肉眼所能看见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 11:41: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 18:01:28
龚民 发表于 2015-1-2 11:41
“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劳动增加产品价值”------如果这句话是错的,那么,反之,资本要素不转移 ...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思维属于直线性的、划界限型的和弱智质式的,他们的思维方式非常诡异,充满了非人非妖,非驴非马之类的辩证关系。例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卢布危机中,由于俄罗斯是中国的朋友,所以对俄罗斯不好的国家,就一定对中国不友好,而站在俄罗斯一边的国家,都是中国的好朋友。再例如,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其本意是说,资本是不能要求有利息回报或利润回报的。“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本身并不带来价值的增值,所以你借给人家多少资本,将来人家就还给你多少资本,你不能要求利息或利润,因为资本本身不会产生利息或利润的。但问题是,资本没有利息或利润,还叫资本?不带利息的资本,你从哪儿借来,谁又会借给你一笔不附加利息或利润的资本呢?

在马克思眼中,资本按照不同作用及其性质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目的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根源之所在。

在会计学眼中,资本按照不同实物形态及其折旧方式划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其中固定资产会计项目内包括具有一定使用年限的厂房、建筑物及其附属物、机器设备等。其中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半成品、库存品及其原材料及其动力能源等,目的为了协助企业控制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围绕生产价格的上下波动,揭示企业经营状况(或亏或盈)所产生的缘由之所在。

“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劳动增加产品价值”——之所以是错的,不是说在企业会计学上它是错的,而是说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上它是错的。不变资本不仅转移本身价值,而且还增值了自身价值即还带来了超额价值。我们不要以为,资本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性质,仅仅是转移其本身价值,价值增值与它(资本要素的市场)无关联,仿佛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扮演麻将桌上的“相公”角色,职能是陪着麻友玩乐,自己不能胡了赢了,好牌也要忍痛打出去,让人家胡了赢了,最后不论输了多少钱,庄家都补给你,你是相公,既不赔也不赚,上海人说这是“吃白相的”(详见:杂文《吃白相饭》—作者鲁迅)。

关键问题就在这,所谓“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可是到头来,一方面是“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另一方面是“劳动增加产品价值”。或者说,一方面是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折旧价值,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表现为创造新价值。既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要素独立地表现为专业市场形态,即劳动市场、知识市场、技术市场、管理市场和资本市场等,由此看来,除了劳动要素能带来新价值外,其他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非是扮演“相公”角色,即陪着劳动“跑龙套”。

时代不同了,李嘉图时代,人的劳动居于生产过程的主导地位,商品价值是由劳动生产率最低(即最为艰苦的生产条件)同时也是社会消费必需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而在今天社会信息化时代,科技和资本居于生产过程的主导地位,商品价值是由劳动生产率最高(即最为优渥生产条件)同时也是社会消费必需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即市场竞争表现为优胜者通吃态势。

企业会计学将全部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就能够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吗?显然不能!谁倘若用企业会计学的概念去阐述剩余价值是如何起源的,这人也太外行了。同理,如果有人要以企业会计学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原理去阐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不变资本的问题,同样也太外行了。因为,既然此人可以用企业会计学的固定资产的折旧原理去阐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不变资本的问题,同样也是在用企业会计学的流动资产的折旧原理去阐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中可变资本的问题。那样一来,剩余价值的源泉问题归功于企业会计学,归功于其流动资产的折旧原理及其理论渊源,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成为一个多余的学科。诸位还在搞什么理论研究,都散了吧,此人的会计学万岁!

“关公战秦雄”,说的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一对概念,被人强行拼凑在一起相互厮打,看着就那么热闹。但中看不中用,到头来,关公与秦雄还是要分开说的。那天资本说,玩了几圈只赚本钱,劳动你自己跟自己玩吧,老子不陪你玩啦,谁傻了眼?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压根儿就不知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究竟是什么,一句话他们根本就不懂啥叫“合作竞争”的劳资关系。

我在这里说:“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劳动增加产品价值”——这句话是错的,是指马克思将资本要素视为价值物,即视为“物化劳动”和生产过程的外部条件,而没有将资本背后的人的因素考量进去,也就是说,我们将资本与劳动,平等地视为生产要素,并不认为今天的资本具有超自然的或超社会的力量,同理,我们也不认为,今天的劳动具有超自然的或超社会的力量

我们今天说,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驱动”或“投资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其背后都有人的因素在起决定作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都是价值物,都具有物化劳动形式,但驱动它们的仍是人的因素。在不同产业结构中各自的作用及其性质是不同的,劳动密集型不同于资本密集型,而科技密集型又不同于知识密集型等等,例如:在某产业结构中,劳动或许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在另一个产业结构中,劳动也许就不起决定性作用,而是科技或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企业会计学的核心是投入与产出的簿记对账,通过“贷借”方式将生产成本控制在企业预期的合理水平内,以确保利息或利润的产生,否则就无法达成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但企业会计学“借与贷”的簿记功能,真能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3 23:13:54
lwzxy 发表于 2015-1-1 12:49
你说得很好。只是,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储蓄转化为投资后的可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注意,是储蓄在先。而 ...
这是投入、生产、获利、储蓄、再投入的一个循环过程,就看你在这个过程当中选取哪个截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3 23:20:13
龚民 发表于 2015-1-1 14:56
劳动力和资本两要素均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资本要素转移本身价值,劳动增加产品价值,各有其重要性。 ...
资本要素到底是“转移本身价值”,还是“劳动增加产品价值”,这纯粹是个主观的感性认识。作为理性认识,劳动力和资本均为生产要素,对产品的作用贡献不分彼此,不能把生产问题与分配问题混为一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3 23:27:52
leijy 发表于 2015-1-1 18:06
西方经济学者在研究利息的本质,根本没有谈论剥削不剥削。
  我们中国人就喜欢滥竽充数,信口开河。
庞氏既然要驳倒马克思“利息”源于“剥削”,他不可能不谈论是否剥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4 00:10:24
关于利息,补充一点,在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时候,就有了利息,也就是利息先于雇佣劳动而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4 01:00:27
lwzxy 发表于 2015-1-1 12:03
所以才在“不劳而获”这几个字上加括号啊。因为它并非是不劳而获。和ZF收税、年轻人啃老肯定不同。你首先 ...
收税和啃老都不一定是不劳而获,有些年轻人暂时不想干活,但充满了潜力,哪一天想通了就不得了,父母做些投资是值得的;而ZF收税是以提供公共品作为交换条件的,如果你不交税,从法理上你被人打劫警察是完全可以不管的。

经济学的力量在于,不管你说一件什么事,都可以说它是对的,也可以说它是不对的,不同的经济学说都有它们不同的伦理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伦理基础是:假如有个人很有钱而且没有从事体力劳动,那他就该死;假如有个人比其他人都有钱很多,不管他的钱是不是合法所得,都完全应当杀富济贫。而西方经济学认为即使一个人比其他人都有钱,但那是他的本事,是他提供的要素应该获得的收益,别人不应该眼红。

所以马克思的思想在经济平稳发展的时候市场不大,一旦经济出了大问题,不管你想不想,有人会请他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4 16:09: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4 17:50:24
leijy 发表于 2015-1-4 16:09
口说无凭,拿出庞氏所说,岂不妙哉?
  《资本论》的理论基础是劳动价值论和等价交换法则。“剥削”不 ...
楼文里就有介绍,你没看?

你对《资本论》的认识只知其表,不知其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在说明“干活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即所谓“劳动力价值与劳动价值”不等,所以就产生“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无偿占有不是剥削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4 18:17: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4 21:15:06
leijy 发表于 2015-1-4 18:17
对《资本论》一窍不通。还滥竽充数,批评老雷不知其里。可笑至极。

   1662年,(英)配第(1623- ...
你除了像个复读机在背诵词条,东摘西抄,其余什么都不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5 09:46: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7 10:24: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7 13:44: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7 14:21:10
劳动价值理论能够否定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吗?不能;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能够否定劳动价值理论吗?也不能;
剪刀的一边刀刃,能够否定剪刀的另一边的刀刃吗?
你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7 15:42:54
     
      主帖只介绍了庞巴维克从利息方批判资本论,就断定驳到了它,是乎力度不足或夸大其词;但可以说明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不能被重视的原因。资本论问世后在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国遭到经济学家普遍的学术批评,这是它不能在这些国家政治经济层面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当时的中国几无能够看懂它的学者,更谈不上对它的批判,所以学苏俄奉为圣典成为必然。
     现在是中国人批判资本论的时代到来了,这不论是从学术层面的能力,还是在社会经济实践经验,都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在中国要驳到资本论,仅仅在某一方面的批判是不够的,务必在全面的系统的批判,才能胜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7 22:41:49
陈才天 发表于 2015-4-7 15:42
主帖只介绍了庞巴维克从利息方批判资本论,就断定驳到了它,是乎力度不足;但可以说明资本论在 ...
其实要素价值论同劳动价值论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马氏说资本物是死劳动,因此只能转移价值;要素价值论说,资本物在生产中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因此创造了新价值,即所谓的机器也劳动之类的说辞。后者就是无厘头的,同死劳动只能转移价值的说法一样无厘头。
如果只从生产角度理解,无疑各种生产要素都在生产中有其促进作用,但这并不涉及价值问题。价值问题是个人际关系问题,是劳动分工、交换中的人际关系的表达。
所以我才提出“跨时分工”的。利息,如果仅仅解释为“货币时间价值”,那不过是会计的小手腕。货币资本,本质上是过去劳动的代表、凭据。用它可以换回物质资本等迂回生产的中间产物,这些产物就是货币投资者的劳动成果,而不是那些制造资本的人的成果了,投资者就凭借着自己的过去劳动的成果结合购买回来的劳动力,获得可正可负的利润。那么,借贷资本的出借者,获得的利息,无非是借用者做为投资者所获得的利润的一部分的索取者,不过,利息是固定比例的,借用者投资的利润有无、大小,已经同出借者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8 07:0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8 08:50:14
龚民 发表于 2015-4-8 07:02
能知道“庞巴维克从利息方批判资本论,……是乎力度不足”也还算陈才天的清醒。但却妄谈“资本论问 ...
指导这些国家改善和改变劳资关系,缓解阶级斗争,从法律上确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这才是资本论问世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陈才天之流浅薄者无法认识到、只剩无赖所能抵毁掉的!
     四年前,老陈在新华网看到许多网友有同样的认知,在老陈开导下这些网友就不知去向了。这种认知也是以前官方宣传的结果,他们把发达国家高福利的功绩同样归功马共产理论作用。然而事实胜于雄辩,发达国家公民享受社会高福利完全是由于国家实行多党竞选民主政治的附属物或副产品,因为任一政党要胜选对手,必需要普通民众的选票,各党便许下承诺提高社会福利等,当选后总不会一点不兑现承诺,否则无法连任或再参选。长达几十个任期竞选承诺积累下来形成了现实中高福利社会现实,与马共产理论没毛的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8 09:31:33
陈才天 发表于 2015-4-8 08:50
四年前,老陈在新华网看到许多网友有同样的认知,在老陈开导下这些网友就不知去向了。这种认知也 ...
一毛在中国人的语境中,相当于10%,马克思主义对于1867年以后的世界的影响肯定远不止于10%,正面的影响,也许低于10%,这就属于见仁见智的范围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8 09:49:49
龚民 发表于 2015-4-8 07:02
能知道“庞巴维克从利息方批判资本论,……是乎力度不足”也还算陈才天的清醒。但却妄谈“资本论问 ...
指导这些国家改善和改变劳资关系,缓解阶级斗争,从法律上确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这才是资本论问世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陈才天之流浅薄者无法认识到、只剩无赖所能抵毁掉的!
     工民知识海博了。马共产理论指导资本主义国家缓解阶级斗争,但却在共产主义国家激化了阶级斗争,莫不是一种自嘲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8 11:5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4-8 12:08: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