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专门百度了一下,发现最近东北经济的文章确实不少,核心是围绕经济学人的报道展开的。
先引用一篇关于东北上市公司分析的内容:
“ 一、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方面:龙建股份 、长春经开 、亚泰集团 、锦州港 、营口港 ;
二、装备制造业:这是东北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相关个股中沈阳机床 、哈空调 、一汽轿车 、哈飞股份 、曙光股份等技术积累雄厚;
三、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方面:吉恩镍业 、锌业股份代表的有色金属股,兴业矿业 、露天煤业为、中色股份 ;
四、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方面:北大荒、吉林森工 、通葡股份 、獐子岛等
五、东北地区在化工、化纤、造纸传统优势领域,亦面临不小的机遇,如沈阳化工 、氯碱化工 、黑化股份 、大庆华科 、吉林化纤 、恒丰纸业 、金城股份等。” 东北的国企改造并不晚,这么多上市公司,多少知名企业,怎么东北经济就没起色呢?
(咱没有调查结果,只能就别人的结论来说事吧)
1、 交通条件
辽东半岛,地理位置很不错啊,大连是多少人向往的城市,据说房价也很贵啊。我一个朋友前几年还专门离开了北京,返回老家东北丹东,虽然也有家庭的缘故,但东北说明还没糟糕的大家都呆不住吧。
环渤海湾,港口资源并不缺乏,东北的铁路网也是建设很早的,交通+铁路+港口,运输条件畅通。继续打通到全国各地的高铁、航空、海运等等,货运、客运的大力开发我看不是问题。
2、旅游、自然资源丰富
长白山区、
辽宁盘锦红海滩、牡丹江的镜泊湖、桓仁五女山&桓龙湖、丹东的山、抚远乌苏镇,东北冬季的冰天雪地,吸引了多少人去看冰雕、雪雕,去滑雪,去看雪。大自然的恩赐,依然还在啊。以旅游行业带动其他,拉动东三省的第三产业发展。
3、打东北老虎,找接班人
2014年,俺们山西打虎行动真是力度不小,就我所在的大同市也干掉了无所作为的某些领导。可是,我觉得核心还是要找到那些有想法能干事的领导来接任,否则依旧是无所突破。东三省也一样,与山西类似,多年作为国家重点的根据地,长期为其他省市发展提供了能源资源、重工业等基地的作用,可是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最后不得不面对发展滞后、资源枯竭的未来困境,多年沉淀的人事关系错综复杂是必然的。所以,先打老虎,再给政策。国家支持是必须,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是重点,真正了解东三省的人来,没有会干事、能干事的人,一切都是枉然。
4、引进创新
北方,习惯了春耕冬闲的日子,人们的思维往往比沿海和南方城市要显得迟钝、呆板一些,金融创新的引入,将活跃的资本吸引到东三省去,只要提供合适的土壤,允许一定程度的试错,东三省的肥沃土壤必将萌发新芽。
身为晋老西的我,支持东三省的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