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认证适用于各行各业,支持着那些从企业内部推动企业整体业绩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专业人士。为了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财会人才,CMA认证还被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列为国家人才重点培养项目,在国资委系统内推广。目前,除了来自于知名外企、国企、民营公司的学员外,国资委更是大规模组织了央企的财务人员进行
认证CMA学习,以培养更多国际化的财务管理人才。CMA认证客观地评估了学员对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体系掌握的能力和技能。作为全球认可和推崇的认证,CMA在登陆中国之初便确立了自己相对于其它财会认证的优势所在。
(一)国企:需要老实、肯干的员工
国有企业可能在用人机制上与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有一些区别。从我个人来说,我喜欢的一个部下一定要老实和肯干。凡事一定要想在领导前面,这在国有企业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民企:走出去需要“国际视野”
民企选人时首先会去衡量可信度,就是应聘者的能力是否值得信任。第二是沟通,很多时候财务人员并不是关起门来做账,有的时候要和销售部门、HR部门等不同部门沟通。第三则是国际视野。现在很多公司不满足于在国内发展,会走出去到海外融资,财务人员会处理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等不同国家的业务,没有国际视野是不行的。在这方面CMA会员的优势就很明显。
(三)外企:坚持职业操守,谨慎频繁跳槽
外企招聘财务人员几乎有一个共识,就是要坚持职业操守。这也是我工作30年来坚持不变的原则。此外,在聘用财务经理或者财务总监时,我最不喜欢看到频繁跳槽的人,如果两三年做了三四份工作,这样的简历我通常就不会看下去了。我认为并不能仅仅为了薪酬更高就跳槽,当你去应聘更高层次的财务工作时,你需要的是丰富的实践而不是光鲜的简历。”
二、[薪酬]
(一)国企:除工资外的福利补贴较多
耿俊华介绍,企业人力资源老总在决定一个人的工资高低时有很多要素。首先是绩效为先,第二是职位,看你的能力能不能达到或超出你的职位贡献。第三就是看你的软性能力。第四是资质或者是技能。耿俊华表示,以国内企业来说,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差别是比较大的。今年中智参与了国资委薪酬企业调查发现,现在国有企业只是基本工资低而已,如果加上各种各样的福利费和奖金之后不可小觑。在国有企业中,很多生活支出都是单位补贴的,而且年终奖金也比较高。而民营企业工资还是相对较低的,基本上民营企业整个薪酬体系是普遍低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
(二)外企:欧美、日资企业差异较大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分欧美企业、日资企业、亚太其他系列企业等,其差异是比较大的。如欧美企业,现金发得很多。日本企业,如果是三五年工作经验差距不很大,而如果做到10年,到了课长级别,你会发现与欧美企业同级工资相比可能高出一两倍甚至三四倍。
根据今年中智刚发布的细分报告显示,上海外资企业财务人员的工资,欧洲企业财务总监中间值税前是46.5万元,美国是54.6万元,日本企业是30万元;而一般有8-10年经验,掌控整个部门的财务经理,欧洲企业是24万元,美国企业是30万元,日本企业是15.6万元。欧洲和美国企业相差不大,美国相对高一些,欧洲强调的是环境、企业氛围、福利,美国则是现金为王。到主管级别,高级会计到主管会计,欧洲12万元、美国10万元、日本企业11万元,差距不大。
三、[职业选择]
财务人员要根据个人特性选择企业类型。
欧美企业会让员工切身的感受到未来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日本企业比较守规矩,会按资排辈的逐步走上去,但走到最高点是非常难的。
国有企业非常高的位置都是别的地方派下来的。
如果说有很好的能力,想迎接挑战,那么就到欧美企业去。如果说有一定的能力但想稳定,可到日本企业,因为到40岁左右就基本持续稳定状态一直到退休。如果说想快速短期内对多种专业有所接触,可以到民营企业,因为民营企业除了你的专业以外,会让你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建议可以把自己作为一个投资者的位置来看公司,看公司未来有没有卖点。虽然各企业的起薪差不多,但很多民企会给员工一个很好的期权激励机制,现实中的确有很多财务人员找到了IPO的机会,这种公司的未来,还有期权机制都是非常可观的。
由于
CMA升职就业快、认可度高、实用性强、适用性广、中英文双语等特点,得到广大企业和财务人士的青睐。在2014年春季招聘大会上和智联招聘及猎头公司,外企、央企、国企、大中型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士时都明确标明“持有CMA者优先”,如果大学生在求职时就考出CMA,无疑更具有竞争优势。目前,CMA证书持有者,大多是世界各大公司及金融机构的财务主管、财务经理、CFO 、CEO 、成本核算师、理财师、企业管理人员。对于财会人士来说,如果你的就业方向是企业,那么CMA将是你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