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抱互联网的进程中,国美体现出与苏宁、京东不同的思路,它希望通过全面提升采购、物流和IT系统,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利用大数据分析使供应链更符合客户需求。
  蛰伏3年,国美选择2014年全面回归。8月份,国美总裁王俊洲在集团内部放出豪言,要求国美2014年下半年“线上线下全面超越苏宁,价格全面低于京东”。不仅如此,国美在2014年一反常态进行高调营销,打击对象既包括老对手苏宁,同时也步步紧逼新冤家京东。
  国美回归战场的自信源于业绩回暖。2013年以来,国美销售收入和同店增长连续6个季度超越行业水平,毛利率维持在18%的高位。2014年上半年,国美上市公司部分(国美非上市部分约占40%)实现销售收入291.2亿元,盈利6.93亿元。如果算上非上市部分,国美2014年上半年营收应该在500亿元左右,这个数据预示着国美、苏宁、京东3家企业,在规模上已经开始相互逼近,但除了国美盈利,同期的京东和苏宁都在亏损。
  良好的财务数据与国美仍在深耕线下有很大的关联。国美2011年上线全新的ERP系统,目的是强化后台,打造更好的供应链。采购方式上,国美大幅缓和了与供应商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模式也从返利变为一步到位、包销定制、反向定制等模式。物流方面,国美开始注重用户体验,强化自身优势。在外部,国美加强与百货商超、地方连锁等各方合作,取得的结果是上市公司部分新增79家联营门店,而这些门店的销售收入在今年二季度环比增长60%。
  与其他进行互联网转型的公司不同,国美在传统领域依然存在优势,1600多家线下门店、398个城市的428个仓储中心,以及具备在200个城市实现“一日三达”的物流体系,这些都是国美在零售业经营27年的成果,或许能成为今后的决胜基础。
  2014年国美在线节奏明显加快。回顾这一年,国美在线作为挑战者姿态出现,大张旗鼓与京东比价,与苏宁易购比增长速度,颇有后来居上的架势。2013年,国美在线在电商中的排名是第10名,2014年一季度是第6名,二季度超过亚马逊、当当等对手,进入B2C网购市场的前5名。不过,国美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超过苏宁易购,成为排在天猫和京东之后的第3名。
  在国美看来,一家零售企业想要为客户创造价值,离不开两个层面的努力:一是终端界面,二是价值平台。互联网时代的终端界面需要的是全渠道销售,所以国美线下渠道除了自营还扩展联营,线上渠道除了自营也加入社会化平台,最后联合移动终端形成全开放式渠道,这是国美追求的系统。对于价值平台,国美希望通过全面提升采购、物流和IT系统,形成低成本高效率的供应链,利用大数据分析使供应链更符合客户需求,从而释放供应链红利,让价值平台给予终端界面支撑。
  前不久,在国美北京总部鹏润大厦18层,HBR中文版采访了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他对上述问题做出了部分解答。访谈中,这位从国美系统里成长起来的职业经理人,对业务十分熟谙,对家电零售业也充满感情。在他眼中,互联网并不能改变零售业的本质,但是中国的零售业的确需要改变。对于国美,他提到最多的并非是业务数字,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客户价值”与“客户需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