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2015-1-9 08:22:07
大数据——足够大的样本,如何定义“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08:24:27
大数据能玩的动人有几个?还在疯狂炒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08:57:43
刚读了《大数据》,想再拜读下这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09:04:07
当被度量时,度量对象的行为会发生一定的变异,这个社会学试验是百年前GE霍桑工厂试验得出的著名结论。因此,数据本身的质量、来源,也是导致偏差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09:25:04
我认为大数据无处不在,这个世界任何信息都可转换为数据,像google glass之类就是一种帮助人类发现数据利用数据的工具,程序员是虚拟世界的制作者,上帝视角上可看到一切数据关系,而现实里数据分析师的作用就是以笼中鸟的角度发现上帝的视角。
但是现实来说伪大数据越来越多,很多人说大数据,但感觉变味了,有点像邪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09:49:01
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0:51:02
这么火的大数据,想见识见识,生物学领域的组学就是一个大数据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0:54:40
大数据是个好东西,但言必称大数据,显然已经走入另外一个极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0:56:42
{:3_41:}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1:18:0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2:54:41
BIG DATA, we need do more.
昨天遇到一个小游戏,通过让人回答20个问题,能够猜出你心中所想的公众人物是谁。其背后也是数据支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2:55:43
多谢楼主分享,不过大数据是否过火?结论有待商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3:13:25
研究机构Gartner对“大数据”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有人认为,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
  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我非常、非常、非常……看好其应用前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3:22:08
又一轮送书活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4:03:14
大数据不仅仅是数据量的庞大,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思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05:29
大数据就是互联网发展到现今阶段的一种表象或特征而已,没有必要神话它或对它保持敬畏之心,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大幕的衬托下,这些原本很难收集和使用的数据开始容易被利用起来了,通过各行各业的不断创新,大数据会逐步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想要系统的认知大数据,必须要全面而细致的分解它,从三个层面来展开:
第一层面是理论,理论是认知的必经途径,也是被广泛认同和传播的基线。在这里从大数据的特征定义理解行业对大数据的整体描绘和定性;从对大数据价值的探讨来深入解析大数据的珍贵所在;洞悉大数据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隐私这个特别而重要的视角审视人和数据之间的长久博弈。
第二层面是技术,技术是大数据价值体现的手段和前进的基石。在这里分别从云计算、分布式处理技术、存储技术和感知技术的发展来说明大数据从采集、处理、存储到形成结果的整个过程。
第三层面是实践,实践是大数据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这里分别从互联网的大数据,ZF的大数据,企业的大数据和个人的大数据四个方面来描绘大数据已经展现的美好景象及即将实现的蓝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09:16
好书,希望获赠。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25:00
顶个,想问下楼主对于《理才布局——人力资源规划》这本书怎么看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26:23
stiwensun 发表于 2015-1-8 10:30
现在什么都是大数据,正所谓“开口不谈大数据,做遍经理也枉然”。但是大数据真正的内涵是什么,形式是什么 ...
感谢楼主分享,等待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34:42
不作不会死 发表于 2015-1-9 15:25
顶个,想问下楼主对于《理才布局——人力资源规划》这本书怎么看呢?
不好意思,LZ没有读过~~不够博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37:20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5-1-9 15:34
不好意思,LZ没有读过~~不够博学
额,好吧,楼主有空可以看下,是一个叫理才网的公司写得丛书之一,个人觉得写得还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46:19
不要论坛币,送书吧。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5:59:57
大数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个人信息、思考方式、消费习惯数据化,掌握这些数据就掌握了人们的需求,基于此来看开展商业布局,能更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掌握消费市场趋势,以赢得利益。也许,这些数据比你还了解你自己,这并不是什么大话。但要在纷繁的大数据中辨识、抓住有效数据进而提炼出商业信息,并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6:11:48
不作不会死 发表于 2015-1-9 15:37
额,好吧,楼主有空可以看下,是一个叫理才网的公司写得丛书之一,个人觉得写得还不错。
好的,感谢您的推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6:55:11
大数据在大多数人眼里还是在概念,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7:03:01
前一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个说法:
大数据的意义就是,让机器来做机器的事情,人来做人的事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7:05: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7:28:23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大数据的力量,带我们走出大数据分析与解读的误区,帮助我们培养出数字直觉。
我们生活在大数据的时代,在本书中,统计学专家冯启思将告诉你在什么时候可以接受大数据“专家”的结论,什么时候要对这些统计数字提出质疑。他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广泛关注的话题,如学校排名、健康指数、就业统计、团购网站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来告诉人们什么才是正确的答案,如何才能培养出数字直觉。作者还在书中告诫人们在当今这个信息超载的时代,媒体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千万不要轻易地信以为真,要学会对“伪大数据”说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7:32:26
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首先是建立在一种因果关系上的现象分析,只是我们在探寻这种因果关系时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怎么办?通过现象的表现进行相关性分析,在相关性的基础上做出我们合理的判断。大数据产生的背景是市场越来越多变,当你找到因果变量的时候,现象或需求已经消失,为了适应变化,人们往往采取更快捷的替代方式,于是大数据应运而生。可是,科学最终追求的还是一种因果关系,所谓的伪大数据就是要在这大数据里排除噪音,找到真正的信号。而对于这样一本书,在所谓的大数据时代是值得一读再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9 18:01:57
大数据时代,我个人觉得更像是一个信息回路,不断的关联,不断的扩张,与其说之前的数据分析是预测结果,推测结果,现在的大数据分析更像是得到了结论,下了定义。当你获取了某样的商品的完全信息,你可以很明确决定是否购买,值不值得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