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数据中心热度不减,存储首当其冲。来自一线大厂小厂的“大V”们纷纷转动水晶球,十五大预测洞悉2015存储市场。
一线大V们的想象力果然不是盖的,视野源于存储,高于数据中心!安全、策略、数据生命周期、基础架构变迁......无所不包就对了,以下是2015存储市场十五大预测:
1、灵活性将是最大议题
IT决策制定者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部署一个平台,可以应对业务图景中的突然变化?如何扩展,满足大规模存储需求,或者下一代工作负载?如何以可接受的成本、可控的风险水平达到这种灵活性?
“向上扩展”和“横向扩展”,组织都会采用。所以,存储也要同样跟上这一变化,而且不让这种变化破坏整个IT生态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结果是,混合云的投资将增长,它能为组织带来灵活性,不同负载运行在合适的环境中。
2、安全和合规性将继续主宰企业的混合云设置
对组织数据而言,需要四种控制类型:隐私、信任、合规和安全。例如,数据中心有大量必须遵从的合规性需要,但数据隐私,数据是如何存储的,谁有权访问?这些是可以讨论的,在公司和其客户之间,这是一个主观的决定。
许多企业不想将他们的隐私数据放在公有云中,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某种程度上是需要复杂性的,让企业在不招致不必要风险的同时,能够利用公有云的经济性。
3、基于策略的生命周期管理将是应对存储螺旋式增长的答案
减少备份成本的关键是好的管理,不要面向所有数据部署无差别的
策略。企业应该建立合适的数据保留和归档策略。
许多组织在数据管理上面临困境,因为他们认为“删除”是一个可怕的词。没有人真正为公司的数据负责,甚至不了解数据的最终拥有者是谁,因此删除被认为是其他人的工作。随着软件变得更加集成,组织将获得实时的、360度的可视性,存储决定将基于证据,“删除焦虑”不再是那么令人头疼的问题。
4、广域网优化是确保数据传递优化的关键
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完整装备的网络,应对云存储活动带来的、日益增长的流量。如果不这样做,性能和业务收益都会打折扣。
广域网优化能够减少90%以上的流量,是支持所有现有应用和新应用
扩展的关键。
5、软件定义存储步伐将加速
感谢商业支持的开源项目,例如GlusterFS、Inktank Ceph Enterprise、OpenStack对象存储的SwiftStack,软件定义存储系统将横跨云和更主流的企业数据中心,满足多种部署选项。
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意识到SDS方法的好处,初创公司开发软件
定义存储方案也将成为潮流。在开源存储软件获得商业支持的情形下,传统IT也将能够使用同样的方法,而在过去,大型运营商是受限的。
6、越来越复杂的虚拟化
IT团队将以不同方式进行教育投资,因为他们正面临越来越复杂的虚拟化环境。
终端用户现在不会在不考虑培训的情况下做出购买决定。更小的IT
团队正管理更复杂的解决方案,在实施上,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甚。
企业往往采用外包的形式,外包公司并不会教育企业内部的IT团队
,他们一旦离开,就会留下问题。那些让员工学习最新课程的组织更有可能在新技术时代获得成功。因此,供应商需要在未来几年内提供跨学科教育。
7、软件将成为存储管理领域最大的投资
物理硬件的成本持续下降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而且,硬件存储容量一直在增长,我们已经在市场上看到了6TB的HDD,这意味着物理硬件的投资将减少。所以,最大的支出项目将是软件。
向前看,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智能的软件栈,管理巨量数据。例如,
如果一个客户有6PB数据,他们不想把数据放在一个不受支持的平台上。
8、存储和其他IT资源将聚合到一起,融合趋势继续
存储管理员需要考虑的将不仅仅是容量、延迟等,而是根据应用需求,如何与其他IT构成互动的问题。
随着组织向混合云迈进,融合基础设施专家将有机会成为企业业务的战略支持者。通过在需要时交付资源,并提供新基础架构环境下的可行性建议,让敏捷性和创新成为可能。
9、组织将持续拥抱为他们带来“公有云即服务”的技术
许多组织已经在以某种形式运营一种混合IT资产,这一趋势将在未来12个月得以持续。然而,随着获取多种云服务越来越容易,数据的可视性和控制力,访问权等问题将持续显现,为企业带来安全和管控风险。组织将拥抱那些能够为他们交付公有云即服务的技术。这将为内部用户带来灵活度,同时,保持IT部门为业务交付资源时的控制力。
云服务供应商继续将公有云供应商加入到他们的服务组合中,以增强客户关系,并为相当通用的公有云服务增加价值。
10、闪存更多现身
数据中心的存储介质将以混合体的形式存在,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和工作负载需求,闪存存储、混合阵列、磁盘阵列、全闪存阵列都将有各自的用武之地。
混合的方法能让数据各就其位,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放在离应用最近的存储上。
11、分层可能不会继续成为最主流的声音
闪存对存储空间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闪存成本的进一步下降,磁盘可能会主要应用与冷存储场景。在全闪存成为主存储的路上,分层的概念简称为权宜之计。
非一致性的性能是先前采用分层思路的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
12、商品化将开始积极影响存储的各个领域
端点可能是工作站、BYOD设备、IoT或者智能连接设备,中间是一个非常受限的数据中心,集成了几种相当容易管理的技术,而底层却是供应商高度细分的存储设备。
上至控制器,下至不同供应商的不同存储设备是如何实施的,这其中的差异非常大。从长远看,存储纳入计算和应用交付框架是趋势,尤其对于混合云而言,商品化和标准化是推动力。
13、关于OpenStack价值的争论将持续
从存储的角度看,OpenStack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抽象层。然而,在许多方面它还是不成熟的,更多地以工具的形式存在。毫无疑问,未来一年中,OpenStack是值得关注的技术,在特定用例中,它可能被证明是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14、企业更多地意识到,归档和备份有不同选择
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在备份和归档方面,组织需要简单、高效的方式。业务不等人,资源也不会专门为复杂的备份和恢复流程而准备。更多企业将拥抱下一代存储技术,快速利用常见的增量快照,快速生成完整备份。
15、存储将成运营所需变身业务的战略推动者
一旦你进入了软件定义的天堂,不同层的存储可以按照特定的、基于策略的需求,非常容易地、动态地分配至应用,拥有完整的透明性和再使用容量,一个新世界就到来了。存储和IT团队将成为业务的战略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