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初试成绩在2月份就已经公布了,在这一段时间中,感觉自己可以顺利通过初试的同学就可以和意愿中报考的导师建立联系了。在建立联系之前,建议大家先通过一切途径了解所选择导师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年龄、职称、家乡、毕业学校,最重要的是发表的文章、研究的方向和贡献。如果存在着学术争议要明确他的观点和倾向。当这些东西了解清楚之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向未来的导师表明自己的意愿了。
可以通过发邮件或是打电话的方式和导师建立初步的联系,但这里还是建议大家第一次联系导师采用发邮件的方式,因为打电话显得比较唐突。对于那些国际国内很知名的导师们往往都非常繁忙,不一定能够挤出时间接听你的电话。另外,电话联系对于一些不是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同学来说,所起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有的同学在电话中说了半个小时连自己的基本情况都没有介绍清楚,反而使得导师产生了厌恶的感觉,而发邮件介绍情况时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一边写一边注意措辞,而且还可以不断修改完善。
发邮件虽说既经济,又快捷,但好多同学在写信时容易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反而影响导师对自己的印象,起到适得其反作用,因此,在写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写信时的语气。因为事先你也许并不知道要报考导师的性格和偏好,不知道他到底喜欢哪种类型的学生。有的同学在给导师写信时往往谦虚得过分,从信的开头到信的结尾都是关于自己如何不行,如何需要提高之类的话,这会使得一些导师,尤其是一些很“牛”的或很有个性的导师很是厌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特点、有自信的学生,而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没有特点的只会考试的工具。同样,有的同学也喜欢走另外的极端,通篇都是对自己能力的吹捧,殊不知谦虚在我国是永远不过时的美德,导师招的是要会替自己做事,坚持自己观点的学生,而不是处处与他对着干的“大爷”。所以在写信的措辞中,建议大家尽量做到不卑不亢,在文中既要表示对导师的崇敬(表达要适当,不能矫揉造作,可以提及导师的研究方向),又要显示出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以及自己在某方面的他人不及的能力。
【完整阅读】
http://www.xmukaoyan.com.cn/dispbbs_91206_1_1.html
【相关复试专题阅读】
http://www.passxmu.com/fushi.aspx
2015年厦门大学复试群 88187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