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对于大豆方面的一个栽培还有相关种植技术是非常看好的,这种农作物在我们国家农业的一个发展状况也是很不错的。
  1 无公害植保新技术的概念
  植保技术,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农作物,综合防治农作物的病虫鼠害的技术,而无公害植保新技术,就是在传统的植保技术的技术上,同时具备高科技、高效能、低污染以及低毒性残留等特点的新兴的植保技术。无公害植保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农业问题上,对于农作物的高产优质起到了安全地保障作用。因此,无公害植保新技术应大力得到推广。
  2 优质大豆无公害植保新技术
  2.1 农业防治植保新技术
  农业防治植保技术,是通过改变危害大豆的生物的生活环境,从而降低大豆受到危害的几率,这是一种最直接的,最经济的,并且是最无公害的一种植保新技术。农业防治新技术大概有一下几种。    第一,通过选择优良的,抗虫害的大豆品种的种子进行栽培。例如由北京农林科学院研究培育的“京豆一号”,这种大豆品种,在京郊平原和山区都可以栽植,一般667m2产可达150  kg左右,并且最重要的是,这种大豆品种具有高抗病毒病及食心虫的特点;再比如受国家保护的,由江西农科学院培育的“中黄2号”“科丰6号”大豆,这2种大豆,667  m2产量可达250~270  kg,并且同时还具有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特点。因此,选择好优良的大豆品种,就是无公害植保新技术的首选;第二,科学合理的对农作物进行栽培和施肥,人为地为大豆耕地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以及降低虫害的发生。例如利用宽窄行方法进行栽培,通过改善大豆的日照条件及通风条件,从而减少病虫鼠害的发生;第三,大力推广农民使用传统的除草方法,利用人工除草,避免使用具有毒性的除草剂进行除草,为平衡人与自然的生态环境提供有效的帮助。
  2.2 高科技生物制剂植保新技术
  随着科学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我国针对大豆减产的植保问题,农科学院等相关部门研究出了许多高科技的生物制剂,从而保护大豆不受病虫鼠害的困扰。这些高科技的生物制剂在保护大豆丰产的同时,还具有低毒性、高效能的特点,是优质大豆无公害植保新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因为该技术不仅使得大豆能够抵抗虫害的危害,而且由于其低毒性的特点,对于环境的污染,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例如针对大豆豆苗期容易产生的二条叶甲、东方金龟子和食心虫等害虫的问题,农民可以使用速克毙、桃小灵等制剂进行防治,对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细菌性叶烧病,可是使用小叶敌、农用链霉素、代森锰锌等制剂进行防治。另外,在合理使用高科技生物制剂的同时,还应加强改进农作物施药的技巧,例如大力推广超低容量的喷洒药剂技术。这些高新技术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大豆植保技术的发展。
  2.3 物理防治无公害植保新技术
  除应用以上几种无公害植保新技术外,还可以运用物理防治虫害的方法进行大豆的保护。例如可在大豆植被上方加设防虫网,阻止害虫对大豆豆苗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大豆虫害的几率,或者利用高新技术的智能型测报灯定量预测预报技术,当有一定数量的大豆受到害虫的危害时,这种设备可以预先发出警示,从而降低大豆受虫害事故的发生;另外,就是利用频振式杀虫等应用技术,例如根据农民以往的经验和农业部门的推广,可以看出,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可以在减少灯区的农药用量的同时,也能达到诱杀害虫的效果,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3 大力推广无公害植保新技术的效益
  3.1 社会效益 大力推广大豆的无公害植保新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大豆的丰产,而且为生态环境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大豆的丰产可以降低我国对于国外的大豆进口量,从而降低我国对国外产品的依赖,保障了我国在国际上的有力地位,
  3.2 经济效益 无公害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可以为我国每年节省损失达100多亿元。另外,在无公害植保新技术保护下的大豆是一种无公害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物,它有效地提高了大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障了农民的增收。
  3.3 生态效益 生态农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大力推广无公害植保技术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