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1636 2
2015-01-13

使用价值的相关性

事物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众多变量因素,由于各种变量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那么,各种事物的使用价值之间就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使用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间接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一、简单相关系数

简单相关系数又称皮尔逊相关系数,它描述了两个定距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样本的简单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计算公式为:

a相关系数.jpg


其中n 为样本量, 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

r描述的是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r的取值在-1+1之间,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正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也会越大;若r<0,表明两个变量是负相关,即一个变量的值越大另一个变量的值反而会越小。r 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

二、使用价值的“同客同介异主”相关性

根据“使用价值的生产函数”可知,事物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众多变量因素,这些变量因素主要分为六大类:主体特性、客体特性、介体特性、时间特性、空间特性、风险特性,其中,后三项(空间特性、时间特性、随机特性)是前三项(主体特性、客体特性、介体特性)的综合体现,因此事物的使用价值的最终变量因素就是主体特性、客体特性和介体特性三大项(即使用价值的三要素)。

之所以要研究事物使用价值的相关性,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了解事物使用价值的相关性来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因此,为了简便起见,首先研究使用价值的“同客同介异主”相关性,即研究同一类事物(即同一客体)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即同一类介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使用价值相关性。

   对于介体的不同取值,同一事物的使用价值对于两个不同主体可得出两组不同的取值,根据上述的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可计算出这一类事物在同一介体条件下对于两个不同主体的使用价值的相关系数。

三、消费性价值的相关性

消费性价值可分为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三个层次。

温饱类价值:这类价值几乎没有相关性,彼此都具有很高的排它性和独立性。例如,改变自己的食物类价值,不会对他人的食物类价值产生任何影响。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这类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人们经常会生存在共同的自然环境里,通常会面临共同的自然危险因素,如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空气、水源、噪音)、流行疾病等,自身的环境改善必将会对他人的环境改善产生间接效应,这样,一旦改变自身的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改变他人的安全与健康类价值。

人尊与自尊类价值:这类价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这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降低社会性失效率,提高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概率,然而,一旦降低了自己的社会性失效率,就必然会间接地降低他人的社会性失效率。因为:在社会分工的过程中,只有首先充分尊重他人(即我方维护他方的利益),才能得到他人充分的尊重(即他方维护我方的利益);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认真遵守社会管理的各种规则,才能享受社会管理所带来的价值效应,而认真遵守社会管理的各种规则必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在社会意识的过程中,只有认真遵守社会意识的各种规则,才能享受社会意识所带来的价值效应,而遵守社会意识的各种规则必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总之,自己的人尊与自尊类价值与他人的人尊与自尊类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相关性。

四、生产性价值的相关性

生产性生产价值可分为生理性生产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三个层次。

生理性生产价值:这类价值几乎没有相关性,彼此都具有很高的排它性和独立性。例如,自己的生育资料一旦发生了改变,一般不会对他人的生育资料产生任何影响。

个体性生产价值:这类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生产性价值可分为生产资料(工具)、生产操作(技术)与生产意识(科学)三个层次,其客观目的在于提高劳动潜能的放大倍数,而一旦提高了自己的劳动潜能的放大倍数,就可能会间接地提高他人的劳动潜能的放大倍数。因为:一种生产资料(工具)的发展可能会推动其它生产资料(工具)的发展;一种生产操作(技术)的发展可能会推动其它生产操作(技术)的发展;一种生产意识(科学)的发展可能会推动其它生产意识(科学)的发展。

社会性生产价值:这类价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社会性生产价值可分为社会分工(经济)、社会管理(政治)与社会意识(文化)三个层次,其客观目的在于提高劳动价值的放大倍数,而一旦提高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的放大倍数,就必然会间接地提高他人的劳动价值的放大倍数。因为:拓展自己的社会分工的范围和内容,就必然会间接地拓展他人的社会分工的范围与内容;拓展自己的社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就必然会间接地拓展他人的社会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拓展自己的社会意识的范围和内容,就必然会间接地拓展他人的社会意识的范围和内容。总之,自己的社会性生产价值与他人的社会性生产价值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相关性。

五、价值相关性与利益相关性

一个人所接触的生产性价值和消费性价值是多种多样的,由于人们通常生活在共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各种消费性价值和生产性价值之间往往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使人与人之间也就相应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利益相关性。

社会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利益关系,脱离利益联系的社会关系几乎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也是迟早要消失的。只有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朋友关系,才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社会关系的存在使人们之间构成了一定的利益相关性,其大小可用“利益相关系数”来描述。

利益相关系数:设有n种事物,每一种事物对于主体A与主体B的价值相关系数分别为ri, 如果Sai为各种事物的价值量比重(即各种事物的价值量在主体A的价值总量中的比重),则∑Sai×ri称为主体A对于主体B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用Ra/b来表示,即

      Ra/b=∑Sai×ri           (2-17)

如果Sbi为各种事物的价值量比重(即各种事物的价值量在主体B的价值总量中的比重),则∑Sbi×ri称为主体B对于主体A之间的利益相关系数,用Rb/a来表示,即

Rb/a=∑Sbi×ri         (2-18)

在通常情况下,各种事物对于不同人的价值量比重是不相同的(即Sai≠Sbi),因此,人们之间的利益相关性是不对称的,即

                Rb/a≠Ra/b               (2-19)

①当R=1时,表明双方的利益关系完全一致,此时双方很容易结成一个完全紧密的整体;②当R>0时,表明双方存在共同利益,此时双方容易联合起来,而且R越大,双方的联合就越紧密;③当R=0时,表明双方的利益不相干,既没有共同利益也没有矛盾利益,此时双方不容易发生矛盾与冲突,也不容易联合起来;④当R<0时,表明双方存在矛盾利益,此时双方容易对立起来,而且R的绝对值越大,矛盾就越尖锐;⑤当R=-1时,表明双方的利益完全对立,此时双方很容易发生对抗与冲突。总之,利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

根据相关性的大小,使用价值也可分为四种类型:排它性使用价值、不完全容它性使用价值、完全容它性使用价值和否它性使用价值。正因为使用价值的排它性和否它性,人们之间才存在各种矛盾利益,才需要建立各种利益分配关系,以解决利益上的矛盾;正因为使用价值的容它性,人们之间才存在各种共同利益,才愿意共同劳动或共同消费,以发展共同利益。

一般来说,精神财富要比物质财富具有较多的容它性,具有较少的否它性和排它性;社会性价值(社会性消费价值与社会性生产价值)要比个体性价值(个体性消费价值与个体性生产价值)具有较多的容它性,具有较少的否它性和排它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消费的重心不断从物质领域向精神领域转移,从个体领域向社会领域转移,排它性和否它性使用价值在整个使用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人们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其利益相关系数将无限趋近于1。

六、利益相关性的传递

一个人的活动范围是有限的,与其他社会成员所建立的直接利益联系是非常有限的,只有通过利益相关性的传递,与他人建立间接的利益联系,从而使社会关系网迅速扩展起来,这种传递过程可用“间接利益相关系数”来描述。

间接利益相关系数:如果主体A相对于主体B的利益相关系数为Ra/b,而主体B相对于主体C的利益相关系数为Rb/c,则把

          Ra/c=Ra/b×Rb/c               (2-20)

定义为主体A相对于主体C的间接利益相关系数。

由于利益相关系数总是小于1,利益相关系数经过一级传递后将产生衰减。间接利益相关性还可以继续传递,从而构成多级间接利益相关性,使整个社会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利益相关的网络系统。改变其中一部分人的利益,就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间接的利益相关系数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利益相关性的传递也因此分为负向传递、正向传递和绝缘阻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1-14 21:34:42
“事物的使用价值取决于众多变量因素,由于各种变量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那么,各种事物的使用价值之间就会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使用价值之间的相关性可以间接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
请问这一逻辑关系的出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14 22:28:14
正是由于价值的相关性,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相关性,这一点我还将另加进行详细论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