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们对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体育赛事各相关环节的梳理,目前体育营销、赛事运营、场馆运营是商业企业介入体育产业的三大主要环节。综合考虑成长弹性和发展空间,我们优先看好体育营销和赛事运营。
作为我国仅有的两大职业联赛,中超和CBA 与欧洲五大联赛和NBA 在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上存在着15-30 倍的差距。我们认为现阶段联赛办赛主体及其体育营销合作伙伴可视为利益共同体,他们拥有着联赛绝大多数广告赞助权益,并且每年分配给各俱乐部的收入并不多,因此办赛主体及其体育营销公司收入的增速应当至少与联赛价值提升速度保持同步。在体育赛事各相关环节的公司中,体育营销公司商业模式轻,并且收入弹性较大,最有希望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
赛事运营关注两条线索:1)参与门槛低、办赛成本低、有群众基础的兼具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特征的赛事运营公司,如马拉松/路跑比赛和自行车比赛的赛事运营商;2)优质国际赛事落户中国催生的一批专门为赛事服务的赛事运营公司,职业化程度高且比赛数量较多的高商业价值赛事有网球等。赛事运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赛事资源、媒体关系、资本运作。群众体育赛事最终将为赛事运营公司打开市场空间,拥有上述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仍然是最有望介入群众体育领域的公司。
我国体育场馆的运营整体上几乎完全处于未开发状态,仅有少数(几百个)大型场馆开始采用委托管理、合资经营管理或者完全市场化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从国际经验来看,场馆运营公司需要依托于成熟的职业体育联赛或者成规模运营才能够获得较好发展。国内的场馆运营多是一个公司运营一个或几个场馆,未来行业存在集中度提升的可能性。但是场馆运营相比前两个环节,业务弹性较小,缺乏规模效应。



【下载完整报告】
http://www.767stock.com/2015/01/15/3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