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58 0
2015-01-16
      外媒称,新年伊始,中国地方财政问题再次引发关注。1月12日,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称,在经济增长放缓,地价下行的双重打击下,中国地方ZF的财政收入将持续减少,危机或将渐近。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14日报道,德意志银行认为,“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而市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份报告还指出,这种情况下,中国可能将面临“自198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财政挑战。”
  在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牵涉到土地、税收以及民生,还涉及地方ZF与中央ZF间的微妙博弈,环环相扣。
  地方ZF仍然“不差钱”?
  报道称,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地方ZF出现债务违约的状况,但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这一状况的发生在所难免,中国的地方ZF已经不再如过往那样“不差钱”了。
  “对地方ZF而言,这种情况很困难。”伦敦凯投宏观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专家马克·威廉姆斯表示,“若中央ZF继续限制地方ZF拿到资金,这样必然会导致(地方)ZF的支出下降。”
  由于中国地方财政长期没有独立和可靠的数据,衡量地方财政的真实状况并不容易。但从中国地方财政和ZF收入的比重来看,德意志银行给出的数据为,土地出让在这些收入中分别占35%和23%。
  换而言之,若地方财政好坏与土地交易密切相关。而从目前的迹象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德意志银行的报告认为,中国在2015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将下降20%,一些地方的财政也将出现负增长。
  土地销售和地方财政
  报道称,不仅是德意志银行,中国指数研究院在1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300个城市的土地成交面积总数虽然仍然超过10亿平方米,但同比减少31%。同时,土地出让金同比下降28%,总额仅为2.3万亿元。
  另外,近期中国多地下调了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借此提振房地产市场;一些城市还调整了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政策,比如延长贷款期限等。但即便如此,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房价降幅还是十分明显。
  中国ZF的数据也对此发出了警告。据统计,2014年的前11个月,中国地方的财政收入仅同比上涨6.4%。虽然全年数据尚未出炉,但对比往年,这组数据落差明显。
  “一个大问题是,对地方ZF而言,土地销售所得是一个重要来源,用以支持基础设施等项目等。” 美国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中国分析师鲁特科斯基表示。
  如何应对?
  报道称,处理地方财政问题并不容易。中国以往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依赖难以打破,一些地方ZF“吃饭靠财政,建设靠土地”的思维难改。也因此,地方财政的改革更加艰难。
  报道认为,政策调整十分重要,尤其是对税收结构的改革和让地方ZF财政收入来源更多元化。同时,对于一些债台高筑的地方ZF,如何应对其可能的违约,在避免社会动荡的同时,也要避免产生依赖中央ZF救助的道德风险。
  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院的鲁特科斯基指出,在政策层面,中央ZF可以让多一些地方ZF自行发行债券,以及征收地产税等,当然后者是一个“微妙的平衡”。
  “对于地方ZF而言,需要解决支出问题,或是增加收入渠道。”鲁特科斯基对BBC中文网记者说:“但若没有中央ZF在诸如医保和养老支出上承担更大责任,这一问题不容易解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