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汽车业是很多投资的载体,也是重要入口,车载信息居于车联网产业链中居核心地位。
车联网是汽车智能化中的重要一环。智能汽车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无需赘述,智能汽车的发展将经历传统汽车---
车载电脑---
智能汽车---
智能移动机器的发展路径,最终会实现人+
车+
网络的完美结合,而重要技术的应用集中在汽车电子+
车联网+
人工智能技术三个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化加深车与人的交互,车联网可以实现人、车、道路及网络的交互,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将人力彻底从驾驶中解放出来。这几个阶段的进程离不开汽车电子技术、车联网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汽车作为一个四轮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汽车电子以及车联网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车载信息服务商(TSP)在车联网产业链中居核心地位。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即TSP
(TelematicsServiceProvider
)在Telematics
产业链居于核心地位,上接汽车、车载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下接内容提供商。同时TSP
应该是车联网产业链条中潜在利润空间最大的一部分。首先面对车主,TSP
可以依托于线上服务赚取服务费用,赚取B2C
中的利润,另一方面在客户数量以及交互数据达到一定体量后,可以与广告商、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租车公司等开展一系列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拓展B2B
业务。
需求升级+盈利转型推动行业IT投资提升。一方面80
、90
对于新车新奇体验、科技感以及服务更为偏重,整车厂需要在新品上愈发的突出人机交互、智能等卖点以提升客户体验。更核心的是,车联网环节中谁掌控了Telematics
服务提供商就能掌握Telematics
产业的控制权,享受产业链中潜在的最大一块蛋糕。因此,Telematics
服务提供商也成为了汽车制造商、电信运营商、GPS
运营商及汽车影音导航厂商力逐的领域。因此主机厂自身有动力推动行业IT
投资,以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硬件销售、TSP平台运营均是可取的盈利模式。前端IT
投资的持续加大推动硬件销售逐步放量,后端TSP
包含APP
开发、车载软件开发、平台运营等环节,同时B2C
及B2B
(保险、维修、检测、物流、广告等)商业模式的成型已将逐步贡献利润,所以硬件销售和平台运营均是可取的盈利模式。
1.汽车智能化=汽车电子+车联网+人工智能技术
智能汽车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无需赘述,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将经历传统汽车---车载电脑---智能汽车---智能移动机器的发展路径,最终会实现人+
车+
网络的完美结合,而重要技术的应用集中在汽车电子+车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三个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化加深车与人的交互,车联网可以实现人、车、道路及网络的交互,而人工智能技术则是智能汽车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将人力彻底从驾驶中解放出来。这几个阶段的进程离不开汽车电子技术、车联网产业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在汽车作为一个四轮智能移动终端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汽车电子产业以及车联网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2.车联网完成人-车-网络交互
2.1车联网=车载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
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通信技术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作为物联网一部分的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汽车概念及功能的拓展提供了直接的影响和促进。车联网即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而对车、人、物、路、位置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
2.车联网完成人-车-网络交互
2.1车联网=车载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
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通信技术对智能汽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作为物联网一部分的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汽车概念及功能的拓展提供了直接的影响和促进。车联网即汽车移动物联网,是指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从而对车、人、物、路、位置等进行有效的智能监控、调度、管理的网络系统。
车联网=车载智能终端+物联网+云计算。车联网借助装载在车辆上的传感设备,收集车辆和车内乘员的信息,通过网络共享,实现驾驶员、车、行人、车联网平台、城市网络的互联,从而实现智能、安全驾驶,以及享受技术+
生活服务等。同时,汽车作为一个智能终端,必须有庞大的后台数据的支撑才能实现真正的智能化。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汽车感知技术、车辆无线通信技术、汽车导航技术、电子地图及定位技术、车载终端的无线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交通技术以及车载自组织网络技术等。车联网是智能汽车发展到一定阶段,信息相互融合的产物。
 2.2车联网产业链参与者众多
完整的车联网产业链涉及的环节较多,主要包括通信芯片
2.2车联网产业链参与者众多
完整的车联网产业链涉及的环节较多,主要包括通信芯片/
模块提供商、外部硬件提供商、RFID
及传感器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应用设备和软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汽车生产商等。
 2.3车载信息服务商(TSP)在车联网产业链中居核心地位
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即
2.3车载信息服务商(TSP)在车联网产业链中居核心地位
车载信息服务提供商即TSP
(TelematicsServiceProvider
)在Telematics
产业链居于核心地位,上接汽车、车载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下接内容提供商。同时TSP
应该是车联网产业链条中潜在利润空间最大的一部分。首先面对车主,TSP
可以依托于线上服务赚取服务费用,赚取B2C
中的利润,另一方面在客户数量以及交互数据达到一定体量后,可以与广告商、保险公司、物流公司、租车公司等开展一系列的商业模式的探索,拓展B2B
业务。
目前,车联网技术正处于以Telematics
为主的初期阶段,主要提供导航、紧急救援、车辆追踪等服务,掌控了Telematics
服务提供商就能掌握Telematics
产业的控制权,享受产业链中潜在的最大一块蛋糕。因此,Telematics
服务提供商也成为了汽车制造商、电信运营商、GPS
运营商及汽车影音导航厂商力逐的领域。
 3.汽车厂商与IT企业争做TSP先锋
3.1TSP的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三类
3.汽车厂商与IT企业争做TSP先锋
3.1TSP的发展模式大致分为三类
当前全球TSP
发展模式已基本成熟,根据汽车厂商的主导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半开放式:由汽车厂商主导开发的车载体系。厂商对于信息系统的核心应用,特别是与车辆相关的部分保持绝对主导的开发控制权,其他的辅助应用可以让供应商协助完成。这种方式起源于通用的On-Star
,该系统包括自助救助、安全救援、车况检测等功能,这些功能与车内电路、控制总线紧密相关。而这种模式的车载体系进入前端体系顺利成章。
2)近乎开放模式:由汽车厂商与向供应商提出程序设计的需求,由供应商进行开发。但是汽车厂商可以自主决定数据开放的程度,但这种情况下,汽车厂商对于数据的提供往往不够彻底,相应其应用程序种类选择不够多,用户体验也不友好。
3)彻底外包式:按照汽车厂商的要求,第三方供应商开发车载系统,完成后直接嵌入车辆。这套系统基本是完全独立于汽车存在,车载系统与汽车的功能相脱离。这种模式的建立源于电子科技公司的兴起,它们在整合资源上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而汽车厂商也节省了相关研发以及资源的投入,目前大多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是采用这种模式。
3.2国际上主流的汽车厂商与IT企业争做TSP
国际上主流TSP
服务商品牌有通用Onstar
、丰田G-book
、福特SYNC
等。各品牌所提供的服务也有所不同,美国以安防为主,欧洲以导航为主,日本以动态交通信息为主。
 
 
除了整车厂商以外,许多全球知名高科技企业积极进入车联网领域,积极争做TPS
车载系统服务商。实际上,不仅仅苹果、谷歌这样的新兴科技公司,像微软、思科、黑莓和IBM
等都在开发与汽车相关的新技术。而消费电子企业或者是操作系统供应商在车联网的核心技术上确实处于优势地位。
 
2013
年苹果发布了SiriEyeFree
,并宣布了全新的“iOSintheCar
”计划,期望将iOS7
全面整合到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车载系统之中,并宣布了12
家合作车企。2014
年苹果发布了“iOSintheCar
”的软件服务。苹果在车载系统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能够提升客户的关注度,把握先机抢占车联网的底层入口,最终形成“操作平台+
应用商店”的模式。通过拉拢众多的汽车制造商加盟,统一使用iOS
底层操作系统,从而搭建一个庞大的平台,重新构筑一个汽车iPhone
系统。
截至2014
年3
月,首批支持CarPlay
的车型来自奔驰、法拉利和沃尔沃三家公司,将会陆续支持CarPlay
的汽车品牌包括宝马、丰田、通用汽车、本田、现代、捷豹路虎、起亚、三菱、日产、标致、斯巴鲁、铃木和福特等。
谷歌在2014
年的CES
大会上宣布将与汽车制造商奥迪、通用、本田、现代及显卡公司NVIDIA
共同组建“开放汽车联盟”(OpenAutomotiveAlliance
,OAA
),联盟中所有公司的产品都会加装谷歌Android
系统。在OAA
联盟中,Google
是操作系统与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奥迪、通用、本田以及现代,是硬件平台提供商;而Navidia
则是供应链代表,负责提供处理器芯片,稍后很可能还会有来自显示屏、主板、内存、摄像头甚至锂电池行业的厂商加入。
爱立信提出了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远景,认为到2020
年,将会有500
亿的连接。实现智能交通和车联网是实现“网络社会”远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爱立信走在车联网前沿,提出了“车联云”方案,该方案基于爱立信服务实现平台(ServiceEnablementPlatform
),使驾驶员和乘客可直接从车内屏幕访问各类应用,例如检测车辆维修问题、自动预约服务、订阅车载Wi-Fi
及点播信息娱乐。现在,它能够从卫星广播内容提供商、公路主管部门和城市ZF网站等第三方生态系统成员处收发信息。
 4.车联网盈利模式探讨
4.1以整车厂商为主导的车联网服务模式
现阶段的车联网厂商大部分都很难实现盈利,目前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车联网产品有两类盈利模式:以福特为代表的
4.车联网盈利模式探讨
4.1以整车厂商为主导的车联网服务模式
现阶段的车联网厂商大部分都很难实现盈利,目前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车联网产品有两类盈利模式:以福特为代表的SYNC
流派与手机结合,拓展APP
;丰田、日产、本田和通用的Onstar
流派,强调与后台的结合。此外,丰田和通用也有SYNC
流派的系统。
SYNC
选配初始安装时价格为395
美元。SYNC
流派的特点是把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引进车内,如语音控制,提升了用户体验。2013
年7
月,福特的SYNC
已有19
个应用,并在中国和北美市场实现了盈利;通用OnStar
系统的续约价格480-1580
元不等,目前该系统已成为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在北美绝大多数车型的标准配置,目前美国和加拿大使用OnStar
服务的用户已经超过600
万。
 
车联网发展的所需的技术已趋成熟,移动操作系统、GPS
导航、网络技术、语音技术、云技术等都已不是问题。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让客户为并不必须的服务付费尚有难度。
4.2车联网B2B探索:保险、维修、物流、广告等
4.2.1与保险公司合作(车联网保险)
车联网保险的优势:(1
)提升车险定价的科学性,针对不同个体设计差异化的费率;(2
)有利于保险公司加强理赔的风险管理;(3
)提高了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4
)对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针对性的增值服务;(5
)对客户的驾车习惯有一个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6
)是对保险监管也提供了数据支持,保险监管能更快速敏捷地监测业务经营情况。
美国现状:美国除了Geico
以外的保险公司都开始采用UBI
模式的车险,即根据客户的驾驶习惯来确定赔率和费率。
注:UBI(UsageBasedInsur-ance
,基于使用的保险)
模式是指:一种以车辆使用和驾驶习惯为基础的定价模式,基本上量身定制车险。未来趋势是随着驾驶行为的改善,车险赔款越来越小,但保费也会越来越少。
我国多家保险公司也进行了试水,主要有人保财险、国寿财险、平安财险和太平洋财险等多家公司,几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及进展情况各不相同。其中,人保财险对车联网保险的研究相对走在前列。
人保所建立的车联网平台核心是解决驾驶行为与风险关联,以及与车险定价因子的关系,为UBI
模式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奠定数理基础。今年5
月5
日,人保财险宣布与腾讯成立“i
车生活平台”,将其线下车险服务网点等资源与腾讯“路宝”等线上资源相结合,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此平台可为用户提供导航出行、车况诊断、安全省油提示等功能。同时增加人保的“一键报案”和“一键救援”功能,计划将人保财险4
万家认证4S
店和维修店信息整合到平台中,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保险和救援服务。
4.2.2基于4S店基础服务的车联网
该模式发展的背景是4S
店面临着传统的盈利空间趋窄趋势:(1
)新车销售利润越来越薄,需要新的利润增长点;(2
)新车销售激烈,需要新的推广渠道;(3
)低成本快速增长的各类快修店等带来的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4
)车辆救援效率低,客户对服务不满意。
未来抓客户、卖服务将成为4S
店工作的重点。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4S
店售后服务利润占4S
店总利润比重达60%
以上,国外4S
店达到了70%
以上,而且这一比例将持续增加,售后服务成为未来4S
店的新赢利点将是大势所趋。而车联网与4S
店的互联带来了更多提供增值服务,比如说"
一键通"
、"
车况检测"
、"4S
在线"
、"
长途服务"
等。但收费模式仍在探索当中,目前是免费为车主提供服务。
4.2.3搭建平台,实现车辆检测与专业诊断
代表产品是元征科技的GOLO
以及联车科技等。其理念是搭建一个汽车维修商以及私家车主相交叉的网络社区。车辆故障检测是此类产品的基础功能,与可实现远程专家诊断。
截止到golo4
今年7
月的发布会,golo4
线上线下预售已达60
万台,而有意向的订单超过百万台。目前golo4
整套系统价格为499
元(手机APP
下载免费),通信服务商为中国联通,通信业务免费半年。golo4
可通过天猫及京东等电商网站买到。天猫上消费者对该款产品的评价不错,golo4
应该是车联网落地的产品中自主实现盈利的典范。
4.2.4车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已现端倪
如车联网与商用车运输车队合作。车队集中安装设备。其运作流程是:通过传感器接受信息,再用设备上的SIM
卡将信号发送至数据平台,生成一些可视化的图表来显示车辆的驾驶状况、违规行为等,并有一个排名表提供给车队,助其管理车辆。而经过事前管理之后的保险赔付率会明显下降。目前与车队合作最直观的效果是减少事故发生率,可谓创新风险管控模式,降低成本。国外有数据显示,车辆接入车联网系统后,事故率下降了50%
。
这个应用是保险和车联网的结合,同时也可以看到车联网的应用对于货物运输、物流行业正向作用。
4.2.5媒体、广告价值不容忽视
据统计,每位驾照持有人年开车时间达300
多小时,车联网的兴起,汽车终端做为第四块屏,其媒体价值不容忽视。
5.行业投资策略与相关公司
 
5.1博彦科技:车联网IT收入或已占15%
博彦科技为高科技、金融、能源等行业提供IT
综合服务,业务涵盖咨询服务、产品开发和测试、企业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等。自2014
年开始,博彦科技发掘汽车与物流行业旺盛的IT
需求。2014
年半年报披露,来自“商业物流”的收入已达1.1
亿元,占比15%
,我们认为“商业物流”收入即来自汽车/
物流行业的收入。
Geekcar
网站披露了博彦科技在汽车行业的软件案例(见表3
)。博彦科技在2013
年前已完成汽车行业多个案例,包括汽车远程通信服务(TelematicsServiceProvider,
简称TSP
)解决方案、汽车远程故障诊断项目和汽车发音器项目。汽车IT
需求爆发带来更多业务机会,博彦科技已为博泰的iVokamini
开发手机App
,为元征科技开发Golo
软件服务,为福特Applink
技术开发和调试。
 
 5.2天泽信息:外延预期的车联网公司
5.2天泽信息:外延预期的车联网公司
公司专注于提供车联网IT
服务。2002
年业务重心为警用GPS
,2003-2005
年拓展出租车客户,2008
年后发展物流车辆市场。工程机械车辆的联网服务在2012
年取得重要进展:2012
年2
月10
日,公司公告与中联重科签订有效期为8
年的《中联重科物联网GPS
信息服务系统战略合作协议书》;2012
年6
月5
日,公告与徐工集团旗下的徐工重型签订有效期3
年的《徐工重型机械物联网管理平台项目合作协议》。
未来公司的车联网产品与服务沿着横纵两个方向发展。根据2014
年6
月25
日公开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纵向挖掘传统优势领域的客户需求,例如针对工程机械后市场研发的‘售后通’产品、针对备件仓库管理研发的‘智慧仓库’系列产品”,“横向拓展,例如推出的应用于农业机械领域的产品”。2014
年8
月1
日,公司公告与美国拓普康定位系统公司(简称“TPS
”,下同)下属拓佳丰圣(上海)科贸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标志着精准农业的横向扩展取得突破。
5.3千方科技:交通IT优质厂商
千方科技是专注于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媒体运营的交通IT
产品与服务商。
根据交通IT
厂商的发展路径,推测公司将沿横纵两个方向发展。横向尝试铁路、航空IT
,纵向从积累的交通数据中寻找业务模式。
千方集团控股中交兴路。根据中交兴路网站,其研发建设“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通过全面整合ZF、交通、通信等各方优势资源,满足国家“两客一危”、“重载普货”等项目的推广要求。中交兴路从货运车辆撮合交易、油价集采折扣、保险定价中已获得收入,但其从货车主收费,是与久其软件“司机驿站”项目的重要区别。
5.4中海科技:重大项目验收
中海科技在2011
年以前的业务包括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监控系统等。2012
年8
月,上海船研所整体并入中国海运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公司发展战略有调整。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2014
年5
月29
日记录,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明确把公司大股东上海船研所作为科技整合平台,中海科技承担航运信息化业务。
转型航运物流信息化尝试频频。2014
年5
月13
日,航运在线网站报道,中海集团许立荣董事长、党组书记,副总经理黄小文赴拜访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探讨双方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的可行性1
。2014
年7
月11
日,中海科技公告与中海集装、阿里巴巴签署合作协议,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综合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中海方及阿里方的客户均可使用平台的在线查询物流运价、在线完成物流下单、在线咨询、在线结算、在线追踪货物状态等服务。7
月19
日,公司公告设立深圳一海通全球供应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尚难以估计航运信息化收入,但其收入对公司的弹性不容小觑。一种媒体报道是“集团信息化业务分两块,建设的一次性投入是以十亿级来衡量的,而建成以后每年的运营维护费用是亿级的2
”。
5.5荣之联:乐乘盒子与北斗潜在应用是亮点
荣之联于2013
年5
月28
日公告发行股份购买车网互联。根据车网互联网站,它是具有自主标准和知识产权的车辆信息服务平台,为城市交通、整车厂商、汽车后市场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专业的软硬件产品和优越的车联网综合运营支撑平台服务。
根据媒体报道,8
月4
日起,车网互联将启动创新移动车联网产品“乐乘盒子”摇号预约公测活动3
。媒体认为,乐乘车联网产品由APP
和乐乘盒子组合而成,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支持全车全系统深度检测、全国违章信息查询以及7
大用车管理系统集成的智能设备。
根据2013
年5
月28
日荣之联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募集配套资金预案,车网互联已拥有“北斗卫星民用自助服务平台V1.0
”、“北斗卫星民用自助服务移动客户端软件V1.0
”、“北斗卫星民用运营管理服务平台V1.0
”等软件著作权。车网互联可能在北斗发展中发挥作用。
5.6久其软件:物流信息化推广速度超预期(暂停牌)
久其软件为ZF部委和大型企业集团提供报表管理软件、电子政务软件、ERP
软件和商业智能软件的咨询、开发和服务。2012
年业绩下滑使管理层反思商业模式,并以孙、子公司的形式孵化爆发性强的互联网业务。互联网业务与传统业务的连接点是久其软件的优质央企、部委客户资源。
物流信息化是其发展最迅速的互联网项目。根据久其软件2013
年报,“空中物流港”项目(其全国版本APP
取名“司机驿站”)已在海南交通局试点,一期项目完成后将实现海南交通运输厅对道路货运车辆和物流企业动态经营状况的可视化管理。根据投资者互动平台,2014
年5
月该试点项目在海南获得验收,近期在广东及广西省开展推广,2014
年下半年将继续对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10
余个省份展开推广。推广范围和速度超过市场预期(市场预计2014
年底前推广至5
个省)。久其软件将从运营该平台中寻找到变现途径。
久其软件的物流信息化APP
与大多竞争对手不同。其避免向司机用户收费以增加用户粘性,其依靠司机口碑推广,其避免过多行政干预。市场化的APP
应用生命力和货币化能力更强。
5.7富临运业:优质客货运输拓展移动互联
富临运业传统业务盈利能力强、现金流充足,源于牌照资源优势和ZF管制定价。公司主营四川省境内的客运站经营和汽车客、货运输,车站与营运线路分布在四川省公路交通最为发达和人口最为集中的成都、绵阳、遂宁和眉山等地,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排除2013
年计提商誉与土地减值准备造成业绩大幅下滑外,近年来公司ROE
水平保持在13%
以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值占净利润比重始终在140%
以上。
公司化改革推进内部挖潜,低杠杆支持外延式扩张。公司正在推行的公司化改革逐步解决长途客运市场长期存在的倒客、甩客、宰客、卖客等违章行为,大幅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利益漏出。公司具有十多年的并购实战经验及一支专业化的并购团队,自2010
年上市后陆续收购遂宁开元运业、成都荷花池车站、眉山四通等公路客运资产,目前母公司已承诺将2013
年收购的成都长运资产与业务注入富临运业。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仅35%
,支持未来持续进行外延式扩张。
依托既有客车与客流资源,进军移动互联市场。截至6
月30
日,公司拥有营运车辆4200
台,客运站23
个,每年车站客流量约3000
万人次,所属客车客运量近5000
万人次(不含公交车、旅游车、出租车)。依托这一战略性的客车与客流资源,公司出台《客运车站提档升级改造方案》,积极探索将移动互联与传统业务相融合,计划逐步建立以旅客为中心的移动互联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旅客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服务。
5.8金龙汽车:“龙翼”提供客户全面解决方案
金龙汽车专注于以客车为主导的商用车制造领域,旗下拥有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大金龙)、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小金龙)、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金龙)有限公司、金龙车身及客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13
年宇通及三龙实现客车销量分别达到5.8
万、3.3
万、2.6
万及2.5
万辆位列行业前四,均远远高于其他客车企业。
2013
年5
月21
日金龙正式发布自主研发的“龙翼”车联网科技平台,这是目前国内商用车领域最领先的车联网平台,也是金龙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一步。该平台能够实现安全驾驶管理、受益优化管理、维保救援管理、导航娱乐资讯四大功能模块,集车辆的高效节能、智慧安全和智能管理于一体,将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预计随着未来龙翼平台的无限拓展,大金龙产品性能及客户粘性有望得到全面提升。
 5.9上汽集团:inkaNet提升车主体验
上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集团之一,囊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服务、贸易等业务板块。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牢牢占据国内第一位置,旗下合资企业上海众、上海通用分别位居全国乘用车企业销量前两位,自主品牌汽车包括荣威、
5.9上汽集团:inkaNet提升车主体验
上汽集团是国内最大的汽车产业集团之一,囊括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服务、贸易等业务板块。公司在乘用车领域牢牢占据国内第一位置,旗下合资企业上海众、上海通用分别位居全国乘用车企业销量前两位,自主品牌汽车包括荣威、MG
、上海汽车等。
inkaNet
是上汽集团2010
年发布的车联网系统,覆盖荣威、MG
两个自主品牌乘用车,为车主带来全新的汽车互联生活体验。inkaNet
系统包含在线导航、娱乐、沟通、信息应用、安防四大领域的丰富功能,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不断升级发展,同时具有开放平台,提供人车、车路、车车互联的无限可能。
除了inkaNet
外,公司2014
年7
月23
日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上海签署“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积极开展在“互联网汽车”和相关应用服务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其生态圈。此次合作将以最终用户体验为导向,充分集成阿里巴巴集团的“yunOS
”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资源和上汽集团的整车与零部件开发、汽车服务贸易等资源,开放融合互联网和大数据,围绕用户的车生活,整合双方线上线下资源,为用户提供智慧出行服务。
5.10国机汽车:携手四维图新抢占车联网先机
国机汽车主营汽车进口贸易服务、零售、后市场服务。公司目前是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多家知名跨国汽车企业的总进口商和贸易服务商。2013
年,公司在“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位居第二位,在批售进口汽车的市场占有率高达19.3%
。
公司与中国领先的导航地图及动态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四维图新成立合资公司“北京图新智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以此为平台抢占车联网行业先机。同时,为顺应汽车消费多元化趋势,提升后市场业务消费者体验,公司还成功推出“掌上4S
店”、“4S
店销售辅助系统”等产品,为汽车网络营销提供解决方案。
5.11东风科技:车联网心脏设备厂商
东风科技是东风汽车集团旗下的零部件上市公司平台,旗下拥有9
家控股公司、6
家参股公司和1
家分公司,业务范围包括汽车电子、饰件、制动系统、铸件和贸易投资。汽车电子主要包括上海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是全球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江森自控全球汽车电子业务现已出售给伟世通)在华最重要子公司,核心部件生产和新产品导入均以上海江森主导。多媒体控制系统CMU
未来仍将是车联网时代汽车车载信息、娱乐、通信的中央集成设备。目前公司已经批量生产集成多媒体控制系统CMU
出口日本配套马自达本土市场车型,2013
年实现销售2
亿,2014
年销售收入有望翻番达到4
亿。
5.12均胜电子:人机交互控制系统一流厂商
均胜电子主营汽车功能件、汽车电子,自动化生产线。公司于2011
年并购德国普瑞,现已形成中国、德国两大基地,实现全球化运营,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成功实现全球化和转型升级的优秀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供应商。
驾驶控制系统是均胜电子旗下子公司普瑞的拳头产品,代表了全球中控台领域的最高水平,引领汽车行业人车交互的发展趋势。公司目前是宝马、奥迪的主要供应商,分别为宝马、奥迪提供新一代驾驶控制系统iDrive
、MMI
。公司最新的2013
概念中控台继承了手势识别、多点触控、手写输入、磁性按键、玻璃表面、3D
显示等工艺和技术,代表了人机交互方式的最高水平,有望在车联网趋势下进一步巩固公司在交互设备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