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393 42
2008-09-01
国家信息中心智囊:油价暴涨 美意在绞杀中国
2008年09月01日 08:04上海证券报 】 【打印

◎高辉清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

随着美国地位下降和新兴经济体地位上升,国际社会开始出现“去美国化”苗头。为重振世界霸主雄风,美国打击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最有效方式莫过于提高粮食和石油资源价格。对此,我们切不可心存侥幸!

善良的人们总是不愿听到“阴谋”两字,甚至对于谈论“阴谋论”的人有时心生厌恶,潜意识中认为“不是是非人,不谈是非事”。然而,事实毕竟不是愿望。你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并不意味着地球就真是静止的。今天,国际经贸格局正在发生异乎寻常的变化,而维护和巩固世界霸权,永远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最高行为准则。如果没有警惕阴谋的目光,依然抱着西方经典经济学的条条框框不放,可能真的会 “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

今年以来,经济学家们几乎都快失业了:无论是在分析资本市场、商品价格,还是在分析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时, 他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不懂”。 到底是经济学失灵了,还是经济学家们水平太差?我看是经济学失灵了,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说明,今天的经济学家们水平太差,否则,为什么世界银行会聘请林毅夫先生去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呢?(林毅夫以自生能力为出发点,独创一套发展与转型经济学理论)

西方一些经济学家称经济学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而政治学和法学等只不过是经济学的“侍女”,实在是感觉太好了。我们看到的情况往往正相反。今天的经济现象之所以难以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就是因为经济学家回归了其“侍女”地位,政治家们为了其国家利益在操刀经济运行的格局

那么,谁是当今世界经济运行格局的“操刀人”?毫无疑问是美国。在本栏上一篇中, 笔者曾说:世界粮食危机是美国有意导演出来的一场阴谋。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也表明,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暴涨同样在很大程度上由美国在主导。

只要将美国政府近几年来对国际油价的态度与第一次海湾战争前后的态度对比一下就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前,老布什总统担心因开战引发油价暴涨,决定动用石油储备,通过净释放1721万桶储备油,把国际油价从每桶32.2美元迅速压低到18美元以下。可在去年1月,当油价呈现加速上涨苗头,有经济专家建议布什总统动用石油储备时,他非但不同意,反而宣称美国要在未来20年里把原有7.27亿桶石油储备再增加一倍。

受各种因素影响,今年4月下旬美元出现了企稳反弹的走势,以美元标价的油价理当企稳下降,然而,非常奇怪,不早不晚,恰恰此时英美发生了一些蹊跷的事 ,有意无意阻止了油价的下跌:4月21日壳牌石油公司称在尼日利亚的输油管道遭到袭击,公司原油日生产能力下降16.9万桶;4月25日美国政府和军方发言人同时证实,美国军方船只在海湾水域向伊朗军舰开枪;4月29日,布什总统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继续增加美国石油储备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基辛格曾经说过: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世界。从最近的情况看,美国已经同时在使用粮食和石油两大武器。可以预见,未来有一天,美国人把货币武器也再次祭起之时,也就是美国人收割胜利果实之日了。

现在需要弄清的问题是:美国发动石油和粮食价格战,对象是谁?目的何在?

也许回顾历史,可以得到一些启发。早在19世纪末英国就制订了一个“权力平衡外交原则:欧洲大陆任何一个经济出现快速持续增长、总体实力有望突飞猛进的国家毫无疑问都成为英国的打击对象,为此甚至不惜发动世界大战。二战之后,美国不仅承接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同样把“权力平衡”外交政策照单全收了。稍有不同的是,美国更多通过经济危机而不是战争来达到目的。所以我们发现,二战以后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总是偏爱那些当时经济发展势头最好的地区和国家。不管其位置是近还是远,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

从历史经验中可以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每当美英自身陷入困境甚至危机时,总要利用其在国际上的优势位势给竞争对手制造更大危机,将自身危机转嫁出去,并化危机为机遇,重新获得和巩固霸主地位。

在过去的5年,美国在国际政治与经济事务中四处受挫,国内经济实力因为军事负担过重、IT科技红利减弱而逐步减弱,去年以来更因为次贷危机的爆发而陷入困境。与此同时,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所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量占全球经济增量的三分之二(按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随着美国地位的下降和新兴经济体地位的上升,国际社会开始出现“去美国化”的苗头。重振世界霸主雄风,有效打击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势头,此时便成为美国决策层心头一个“不便公开的秘密”。

打击新兴经济体的最有效方式莫过于提高粮食和石油资源价格。据《世界经济展望》的数据,“自2002年以来,全球石油产品和金属消费增量的90%以上、全球粮食消费增量的80%以上”来自这些经济体。粮食和石油资源价格的上涨毫无疑问将直接增大新兴经济体的生产和生活成本。其中,油价上涨对美国实现其战略企图尤其重要:既为粮价上涨提供了坚实基础,也使美国财团在生物能源领域的投资能够获得利润,从而可在生物能源领域为未来发起能源战抢占先机。

根据“权力平衡外交”的不二法则,当前对西方霸权主义构成挑战的就是新兴经济体,在新兴经济体中发展最快的就是中国。正因为如此,前年华盛顿的一个智囊机构得出了结论:中国,而不是俄罗斯,将成为“唯一一个能够在未来对美国构成全方面挑战的国家”。此结论一出,中国就毫无悬念地成了美国未来“权力平衡外交”需要修理的头号对象了。事实上,油价上涨让俄罗斯也成了最大赢家之一,并成了世界上最大产油国,这本身就表明俄罗斯并不在这次美国的绞杀范围。

对此,我们不应该心存侥幸!对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欧美国家可能对我国使出的各种绞杀阴谋也不应该心存侥幸!

或许有人还有些困惑:美国发起的价格战不同样也给自身经济带来了困难?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一是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任何阴谋诡计也需要付出代价,只要收益更大,这种代价就值得。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粮食出口国,粮食涨价只会给其带来巨大收益。石油是美国需要进口的商品,但是美国制造业只占其GDP的13.6%,价格上升对生产成本压力并不大。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金融与石油财团的利益,在必要时,百宫会毫不犹豫地让国内其他阶层做出牺牲。

当然,谁都没有办法让中国在短期内陷入经济危机,现在所能做的只是在中国经济成长路上设置障碍,减弱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势头。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持续的高通胀伤害中国经济肌体。与此同时,不断地施加压力要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实际上就是为未来的货币战作准备。

面对现实,我们别无选择,只有保持高度警惕,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首先,进一步加强资本管制,在适当时机,将“严进宽出”的外资管制政策改为“严进严出”的政策。这是中国应对国际投机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屏障。如果我们能够让投机资本知道, 未来即使在中国境内获得的利润,想顺利汇出去并不容易, 投机资本的流入将会大大减少。其次,加速发展循环经济,大幅度减少国民经济的能源消耗强度,那样,价格战对我们的损伤也将随之大幅度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1 09:42:00

伊朗的石油部长表态, 石油价格的最低限度, 是100美圆一桶.  俄罗斯的从新崛起,也恰恰是依赖于资源价格的爆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10:18: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9-1 9:42:00的发言:

伊朗的石油部长表态, 石油价格的最低限度, 是100美圆一桶.  俄罗斯的从新崛起,也恰恰是依赖于资源价格的爆长.

     经济学研究的双赢的科学,买方通过市场买到自己的东西,达到效用最大化,而卖方通过市场兑现自己的利润,达到利润最大化.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贸易,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从而专业分工,致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看上去很和谐.......

    而政治学研究的斗争,认为交易过程中,一个阶级剥削了另外一个阶级,一个国家侵略了另外一个国家,交易不是平等,不是双赢,

    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经济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而政治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用,经济学强调"和"而政治学强调"斗"现实事物都是对立和统一的.经济学家失语,不能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只是经济学科的一种回归........

   任何物品都有边际报酬递减的时候,开放贸易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以78年思维看待开发拉.........

   也许这就是国家强调为什么现在要加强结构调整的原因把......

   林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政府从来不全相信经济学家的话"我现在体会到了这句话....很多问题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千万不能用一个层面看待,而应该是立体的.....

    供给决定需求就如中国13亿人口找出11个会踢足球的人这样简单的逻辑思维现在失灵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10:23:2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10:55:00

希望写这篇文章的人,包括楼主,先了解清楚两个事实.

第一个是,过去两年, 美国,欧洲和日本,石油消费量是呈现下降趋势的, 而新兴起的GOLD FOUR,除了俄罗斯外,另外三个都是贫油国.

粮食价格的上升, 也不能够单纯的孤立去看待吧.不单纯美国一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都在推动生物燃料的发展. 而且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粮食消费量,尤其是对肉类的消费,都是呈现上升趋势.

而且在05年油价供应的均衡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原油,和大宗商品,就已经开始成为资金的收容所.这些文章里怎么都绝口不提呢?

而且在衡量这些价格的时候,你不能单纯就去考虑现在如何,更需要去考虑,09 10 11 年会怎么样,去提供一个抄作的预期.

至于把非洲那时候,或者炼油工人罢工都说成是美国阴谋,那未免也可笑了一点吧.

你说不能是简单思维,但是你恰恰就是用了非常简单的思维去衡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11:03:00

或许有人还有些困惑:美国发起的价格战不同样也给自身经济带来了困难?对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一是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任何阴谋诡计也需要付出代价,只要收益更大,这种代价就值得。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粮食出口国,粮食涨价只会给其带来巨大收益。石油是美国需要进口的商品,但是美国制造业只占其GDP的13.6%,价格上升对生产成本压力并不大。二是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金融与石油财团的利益,在必要时,百宫会毫不犹豫地让国内其他阶层做出牺牲。

那粮食占美国GDP的总量,更是远远的少于美国制造业吧. 而且他也未免太小看了美国和欧洲国内那些选民的力量了. 至于石油企业到底在美国能够有多大的影响? 你自己到美国去了解一下就清楚了.

另外,最近3年,中国也是在建立起自己的战略原油储备,按照这样说,中国也是其中一个影响吧.

还有, 怎么就不说说这几年,中国本身错误的能源补贴政策?  什么时候看到过经济不断增长, 但是单位GDP能源消耗 却是不断的下降了?

凡是谈论油价,就不能忽略政治. 但是相关的政治,不单纯就是美国一个国家能控制的.  别忘记了中东, 俄罗斯,委内瑞拉这些国家的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12:35:00

楼主说的没错:金融已成为是掠夺资源的工具,过去用枪炮掠夺,现在用美元体系下的金融工具掠夺,而期货就是掠夺的最好方法。石油价格的猛涨,虽然遏制了中国,可是美国人忘记了俄罗斯,用高昂油价养起来的北极熊,将重新崛起于美国与世界。

未来的世界的三角鼎立已经形成:美国及欧洲,俄罗斯及独联体,中国及东南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