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明(Paul Krugman)警告,中国问题很严重,经济转型根本不可能快到令GDP(国内生产总值)不出现下滑。他又笑言,中国经济数据是全世界虚构成分最多的数字,不明白为何人们确信中国ZF会做到经济增长达标,前年日本量宽时亦有很多人确信日本改革会奏效。
他昨天出席亚洲金融论坛发表演讲时,继续唱淡中国,又抨击全球央行可信性愈来愈低,同时呼吁美国联储局主席耶伦今年不要加息,否则,刚复苏的经济会逆转。问到人民币国际化,他语出惊人地表示,人民币不应成为自由兑换货币,虽有好处但风险太多,中国封闭的资本账可抵挡不少外围波动。
克鲁明说,中国经济状况吓人,原因并非政策有错,而是对投资抱负面态度,经济不再靠投资推动,如果不出现一个难看的衰退,他会觉得很惊讶。他质疑:「如何可以将经济资源由一个用途转向另一个用途,而速度能快到避免显著的经济下滑?」
他相信,投资将会下跌一段时间,消费才会慢慢追上,中国经济不会再有9%以上增长。一孩政策之下,劳动力下降,过去数千万农民从乡间走到城市,生产力提高带来高速增长,但现在已再无农民,实际劳动年龄人口正下跌。中国要刺激消费的话,应先改善收入分配方法及提高福利保障,「如果人们去医院时毋须先从提款机提款」,社会会乐意消费,节俭文化并非问题。
不过,克鲁明认为未来仍属于中国,称霸的时间比原先预期更长。亚洲凭借着蓬勃的经济、科技的采用、年轻及大量的人口,将会成为世界的中心。欧洲央行很可能在本周四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克鲁明直言「是糟糕的一件事」,因为印钞会减轻负债国的改革压力。人们确信欧洲央行会做任何事情去刺激经济重回正轨,但瑞士央行忽然把瑞郎与欧罗脱钩就显示外界会有反对声音,央行要达标并不容易。
克鲁明说,美国经济如今不错,若联储局不贸然加息,今年会成全球增长引擎。如今全球都面对通胀放缓(deflationary)压力,强美元亦对美国无好处,他建议联储局主席耶伦今年不要加息。即使加息前官员出来说长线利率只会加1厘,市场不会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