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8841 0
2015-01-21

合肥工业大学_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_合肥工业大学排名



位于安徽合肥的合肥工业大学是我国的一所一本本科大学,其总体的师资力量还是很不错的,教学也很好。但一听是在安徽省合肥市,还是有点望而却步吧。毕竟那边的人还是有些地方特征的,我们外来人口真的有点格格不入。不过对于安徽省的人来说,能够考上合肥工业大学是很不错的了。那么合肥工业大学怎么样呢,合肥工业大学的主要校区宣城校区又如何呢?合肥工业大学在全国的排名又是第几呢,现在为你揭晓。

合肥工业大学怎么样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安徽省共建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7年,原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工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合肥工业大学;1998年,重新划转教育部管理。建校以来,学校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深怀"工业报国"之志,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光荣传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现有屯溪路校区、六安路校区、翡翠湖校区和宣城校区,占地面积408万余平方米(约6100多亩)。图书馆藏书256.7万册,电子图书83万种、142.9万册,中外文现刊254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约2.6万种。合肥校区设有19个学院、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46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59个教学实验室;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63962台(套),总价值7.17亿元。宣城校区设有5个系,1个基础部。

合肥工业大学现有教职工3609人,专任教师182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安徽省"百人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7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基础课程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优秀教师4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4人、青年教师基金4人,在职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3人。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合肥工业大学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省级重点学科;有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9种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8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合肥工业大学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948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1800余人。近年来,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绩:4个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99项;3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教育评估,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4个专业获批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1门;获国家级精品教材5门,57部教材遴选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65部教材遴选为安徽省"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教材入选第一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承担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学校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61所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学校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4个专业获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通过大力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不断完善培养体系,改革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建校69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逐步形成了"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特色。

合肥工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始终坚持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注重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以突出应用性研究、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为主线,进一步明确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举、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倡导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推动了科研特色的形成。近年来,不断提升学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学校科研实力显著增强,几十项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2013年,学校科研经费达到4.47亿元;申报各类知识产权491项,其中发明专利357项,软件著作权87项;获得授权知识产权320项,其中发明专利204项,软件著作权82项。近年来,获国家科技奖5项,省部级一等奖19项。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区南部,这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宣城校区规划占地面积3135亩,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建成后可满足一万二千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学习、生活和教职工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宣城校区建筑设计融合徽派建筑元素,通过依山就势的生态布局,构建一个水转山绕、人杰地灵的现代大学校园。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9月投入使用。宣城校区办学条件优越,教学楼、实验楼群、计算中心、工程实践教学中心、体育场馆等教学设施齐全,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校区医院及综合服务区基础设施完备。

宣城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合肥工业大学发展新的增长极。合肥工业大学以“延伸办学、建有特色、全新模式、协调发展”十六字办学方针为指导建设宣城校区,在规划筹建、专业设置、教学组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管理、质量监督、招生就业等方面着眼全局和未来。学校组织精干的、高水准的教师队伍作为宣城校区教学的起步力量。同时,在国内外遴选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形成合理梯队,逐步建立宣城校区自己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宣城校区依托学校现有的办学优势,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专业建设,将逐渐形成与合肥校区互有特色的专业布局。宣城校区目前设有机械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商学系、化工与食品加工系5个系、1个基础部,12个大类,30个专业方向。宣城校区招生使用单独招生代码,按大类招生培养。学生完成学业后,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等有关要求,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合肥工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达到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学士学位证书。目前,宣城校区有在校生8600余名,2014年将招收3000名新生。

宣城校区教学计划和课程由学校统一制定安排,师资力量按学校规定统一管理、统一要求,由校本部选派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组织教学,加强课外答疑等教学环节,同时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宣城校区坚持以学生为本,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努力为大学生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搭建发展平台。加强学风建设,坚持学生晨跑、晨读、早操,建立具有特色的学生班主任联系制度,创建勤奋学习、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优良学风。宣城校区与校本部一样,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等多种资助项目,“不会让任何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上学”。

宣城校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以创建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和活动形式,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实现文化育人功能。

合肥工业大学排名
合肥工业大学排名 2014合肥工业大学排名 中国大学排名榜.p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