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16 0
2008-09-01
从2008年9月1日起,氮肥及合成氨的特别出口关税上调至150%,并实施至2008年12月31日。

  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对除上述两种产品外的其他化肥及化肥原料继续征收100%特别出口关税。

  另外,从2008年9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对除鸟粪外的动物或植物肥料征收460元/吨的出口暂定关税。

受上述因素影响,今天的化工板块跌幅巨大,但个人认为化工行业在下半年内值得关注。

特别关税于4月份开始征收,但早在年初企业就已获知并提前报关至6月,企业实际已经分享了半年多的高价利润。从6月份开始特别关税对企业出口产生实质影响,大多数企业停止出口。但国家出台化肥特别关税的初衷是减少出口,增加国内供应以平抑国内化肥价格的过快上涨。但事实是本轮化肥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进口原料(主要是硫磺)价格的疯狂上涨,属于典型的成本推动型,而且该成本中国是无法抑制的,化肥价格的上涨属于企业被动行为,因为化肥企业也需要生存。化肥价格上涨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民开始减少施肥量或者不用肥。但按照我国目前的土地状况,用肥量与产量直接相关。因此,化肥价格的上涨直接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那特别关税的征收起到了什么作用,由于国内的化肥实施限价措施而且目前的价格和成本是倒挂的,但高企的成本在短期内难以下降。因此,企业对于特别关税的直接反应就是限产,因为生产越多亏损越多。而限产的后果又是什么,大家可以想象。上半年我国夏粮取得了大丰收,但秋粮呢?因此,个人认为,特别关税的征收在一定时期内抑制了化肥企业的生产效益,但出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国家势必将采取措施不能让化肥企业一直限产或者亏损。目前可以推断的措施有三条:一是提高粮食收购价,二是对主要化肥企业进行直补,三是实行出口配额,利用国外的高价收益来弥补国内价格的亏损,无论哪条都将对化肥企业形成利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19:39:1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