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家公司跌破净资产 基金成背后推手
数据显示,进入8月后,“破净股”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而基金却是部分重仓股跌破“净值”的背后推手。
而在部分私募人士眼中,惧于基金逢接盘即卖出的做法,根本就不敢操作这些已经“破净”的基金重仓股,而价值发现则更是无从谈起。
基金成“破净”背后推手
根据天相投顾统计,截至8月29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33家公司股价跌破最新的每股净资产,其中有33家公司市净率水平在0.60-1.00之间。而其中不乏基金重仓股,分别分布在钢铁、电力等16个行业,其中仅钢铁行业就有5家公司已经跌破了净资产。
同时包括金地集团(600383)、华业地产(600240)、名流置业(000667)、亿城股份(000616)、中航地产(000043)等房地产股的股价也已经接近其净资产,其市净率水平也仅在1.0-1.3之间。
而另一方面,数据显示,基金正是在背后促使这些重仓股跌破净值的主要推手。
以目前市净率仅为0.86的邯郸钢铁(600001)为例。在8月13日邯郸钢铁跌破净资产,成为首次“破净”的钢铁股当日,其TOPVIEW数据显示,基金位居卖出席位的前4名,净卖出资金累计超过1亿元,成为邯郸钢铁破净的最大推手。
而目前股价在净资产附近徘徊的金地集团,从8月1日到8月8日,其股价从8.29元跌至7.45元,共跌去了11%,而其间基金席位净卖出金地集团达8000万元,占全部净卖出金额1.4亿元的57%。截至9月1日,金地集团的股价为6.76元,每股净资产则为5.19,市净率仅为1.302。
然而,也就是在近几个交易日中,这些接近或者已经“破净”的股票却是依然遭到机构的“抛弃”。
TOPVIEW的数据显示,钢铁板块成为上周机构减仓的首选行业,上周5个交易日里减仓幅度为0.5%,该板块5日里资金净流出4.7亿。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八一钢铁(600581)、济南钢铁(600022)、酒钢宏兴(600307)。
而房地产板块则在机构减仓行业中排名第二,5日里减仓幅度为0.4%。其中机构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金地集团、栖霞建设(600533)、北京城建(600266)。
私募不敢碰公募重仓股
对于机构抛售“破净”股的行为,北京某基金经理则对记者表示,一方面是目前市场悲观情绪蔓延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股票所处的未来行业趋势不佳所导致。
另一方面,对于乌云密布破净板块而言,公私募机构均认为其在短期仍无机会,其逢低吸纳的意愿并不强烈。
天相投顾的王巍蜂对记者表示,虽然“破净”股是投资的一个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研判公司股价的底线。
上述基金经理提醒记者注意目前仍处于萎靡状态的市场整体交易量。
他认为目前这种情况下,基金起码不会去主动增仓。而在同等条件下,当部分基金如果出现需要资金的情况,那么像钢铁、房地产等周期性行业,前景不看好的行业自然还是会成为调整的对象。
而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则认为,从估值上讲,目前像钢铁、房地产等有些破净股确实是出现了投资价值。但他却明确表示不会去投这部分股票,原因在于“这部分仍是基金的重仓股。”
在李振宁看来,现在的状况是,即使股票已经出现价值的情况下,只要有人敢接盘,基金就仍会毫不犹豫抛售。因为目前基金的投资理念根本不是价值投资而是趋势投资。
李振宁对记者透露,其与部分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导致基金抛售钢铁股的逻辑是担心其“产能过剩”。但早年曾为钢铁工人的李振宁,对此却是十分不以为然。
他认为,基金经理所说的“产能过剩”的概念根据是无法说得清楚的一个“概念”。而市场对于钢铁的预测从来就是错误的。
李振宁表示,早在2004年的时候,当时全国的预测钢铁产量将达到3.8亿吨,当时的相关部门和投资机构就担心个不停,认为市场消化不了。结果是钢铁行业的股价也像现在这样屡屡跌破净值。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钢铁企业产能是在一路飙升,但来自国内外的需求则是持续旺盛,到了2008年初的水平就已经到了5亿吨,所以说‘产能过剩’概念本身就是无法确定的。”
李振宁同时认为,“以目前接近或跌破净资产的钢铁股,由于现在很多东西都涨价了,因此对于其净资产的计算甚至更高。反过来说,其市净率水平则是更低、如果真的是做价值投资,这么低的PB,就应该坚持长线持有才对。但公募基金、保险机构却是逢接盘就减持,我们私募根本就扛不住。”
而某北京私募基金负责人也同意李振宁的观点。他对记者表示,据其所知道的,部分往昔十分活跃的“敢死队”,在操作中国联通(600050)和中信证券(600030)的时候,已经被基金的抛售行为害得损失惨重。这逼得现在的私募,根本就不敢操作基金的重仓股。而价值发现则更是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