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422 5
2008-09-04

英国《金融时报》邝彦晖(Robin Kwong)香港、乔纳森•伯查尔(Jonathan Birchall)纽约报道

可口可乐(Coca-Cola)提出以24亿美元现金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China Huiyuan Juice Group),这将成为外国公司在中国数额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此项交易将有助于这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扩展业务,并可使其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增长放缓之际,扩充旗下的饮品种类。

可口可乐首席执行官穆泰康(Muhtar Kent)表示,此次收购将“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以增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尤其是在中国的果汁市场如此蓬勃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ftchinese.allyes.com/main/adfshow?user=FTCHINESE|Business|mpu&db=ftchinese&border=0&local=yes&js=ie"></script>

可口可乐努力将其业务扩张至碳酸饮料之外。该公司在三年前收购了俄罗斯第二大果汁公司Multon,并在2007年以41亿美元收购了维生素水制造商Glaceau。

与欧美消费者一样,近年来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多的转为饮用果汁、水和其它非碳酸饮料。欧睿咨询(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分析师米歇尔•黄表示,去年,中国市场的果汁销售量首次超过了碳酸饮料。

黄女士表示,中国的果蔬汁市场在去年底价值10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8%。

可口可乐表示,其已同意分别收购法国达能(Danone)和私人股本集团华平(Warburg Pincus)持有的中国最大果汁制造商汇源23%和6.8%的股份。尽管可口可乐已取得达能、华平和汇源董事长朱新礼签署接受要约不可撤销的承诺(这三个股东合计占有汇源66%的股份),此项交易仍需中国当局批准。

达能表示,它决定出售其股份的原因是因为“价格令人满意。该收购价为市价的3倍,相当于50倍(市盈)率。”该公司表示,由于其所专注的是饮料市场中的天然水(Natural Water)部分,彻底收购汇源对其并不合适。

在此项交易中,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担任可口可乐的顾问,汇源的顾问则由高盛(Goldman Sachs)担任。

译者/汪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4 19:15:4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9-4 19:18:00

可口可乐竞购刺激汇源股价大涨164%  (英国《金融时报》安德鲁•伍德(Andrew Wood)香港报道)

可口可乐(Coca-Cola)以179亿港元(合23亿美元)竞购中国汇源果汁(Huiyuan Juice)的消息刺激这家香港上市饮料公司昨日股价大涨。

该公司股价报收10.94港元,比周二的停牌价上涨了164%,并且是一年多以来的最高价位,但该价格仍然低于可口可乐同意支付的每股12.20港元。逾2.2亿汇源股易手,使其成为当日交易最活跃的股票。

这笔出人意料的收购使得香港昨日交易非常活跃,除此之外,昨天又是港市糟糕的一天。恒生指数(Hang Seng index)下跌2.2%,收于两周来的最低点20585.06,而在港上市的中国内地企业指数下滑3.3%,收于11076.83点。

<script></script><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ftchinese.allyes.com/main/adfshow?user=FTCHINESE|Business|mpu&db=ftchinese&border=0&local=yes&js=ie"></script>

汇丰(HSBC)股价先行上涨,但随后有报道称,汇丰是美国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的潜在竞购者之一,其股价随之下跌,收盘跌1.1%,报121.60港元。

上证综指收盘下跌1.2%,报价为20个月来的新低2276.67点。技术策略师提示,该指数可能进一步走弱,有些人预期,近期可能会逼近2000点。

译者/董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5 14:21:00

<<谁抛弃了民族品牌,谁抛弃了汇源>>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盛大林

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3日联合发布公告称,可口可乐旗下全资子公司将以总价179亿港元现金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对于此次收购,业界看法不一,舆论亦是哗然。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一位专家表示,这让他想起十几年前可口可乐进入内地市场时本土碳酸饮料全军覆没的往事,汇源被收购后,果汁市场也许将重蹈覆辙。有人不无讽刺地说,汇源集团总裁朱新礼年初还在掷地有声地声称“要做民族品牌、做百年老店”;有论者惊呼:“难道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民族品牌消失殆尽吗?”(详见本报今日3版)

乐百氏、大宝、中华牙膏、乐凯、娃哈哈……现在又轮到“汇源”了。一个个民族品牌,甚至是让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大品牌,就这样被洋品牌“吃掉”了,这确实让国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因此,超过八成的网友不赞成汇源“卖身”一点都不让人意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应该把矛头指向汇源集团及其总裁朱新礼吗?

站在经济全球化的高度,企业跨国收购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美国等外国公司可以收购中国的公司,中国的企业也可以收购美国等外国的企业。中国的联想集团不就曾把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收入囊中了吗?只不过,到目前为止,这种双向的收购还不对等而已,这一定程度上与国家实力不对等有关。从市场规律的角度来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两个市场主体之间自主自愿的市场行为,双赢也好,双输也罢,主要是人家两家的事儿。

也许有人要说,“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民族品牌”是每一个企业家的责任,可朱新礼把一个好端端的民族品牌抛弃了。然而,中国有句老话叫“在商言商”,外国也有句名言叫“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资本的本性”。生意就是生意,作为一个“生意人”,朱新礼在收购问题上当然要把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至于民族品牌等问题,虽然也应该考虑,但绝不能“不计代价”,更不能“一票否决”。我认为,当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本土企业或品牌,就已经算有“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了。

再者,“汇源”等民族品牌是被谁抛弃的?是朱新礼等人抛弃的吗?从表面上看,“卖身”协议是朱新礼等人签定的,但他们为什么愿意“卖身”?难道他们不想把“汇源”做得像可口可乐公司那么牛甚至反过来收购可口可乐吗?自从十多年前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就势如破竹、迅速在中国做大;而汇源等民族品牌虽然也迅猛发展,但与可口可乐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这固然有资金、技术、历史、品牌、营销等各方面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消费者作出的选择。现在有超八成的网友不赞成汇源被收购,但不知这些网友想过没有:如果中国有八成消费者在买饮料的时候首选汇源果汁,汇源早就成世界第一饮料了,它还会被可口可乐收购吗?如果人们一边喝着可口可乐一边反对汇源向可口可乐“投降”,这不是很好笑吗?

“保护民族品牌”不仅是某一个或几个企业家的事儿,更是全体国民的事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过分强调“民族”并不可取,但适当的“保护”还是应该的。如果国人真的觉得应该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真的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民族品牌消失殆尽”,那就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而不应该一味指责被外企收购的本土企业及其企业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9 00:24:00
汇源老总解释为何“出卖民族品牌”:品牌无国界网友 抽风少年 发表于:2008-09-08 09:10 已有62条跟贴

面对反对将汇源卖给可口可乐的众多网民的悠悠之口,朱新礼以“品牌不应该有国界”这一说法来挡架。想来朱新礼是在套用“科学无国界”这句名言。

尽管朱新礼说这句话的时候显得坦坦荡荡,但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

众所周知,在商业社会里,好的品牌是个能下金蛋的鸡,多少跨国巨头利用巨大的品牌资源,在商场上纵横睥睨,赚取超额利润。也正因为此,“品牌”成为知识产权中重点保护对象,品牌之争,也成为经济竞争中的一个高点。君不见,如果对品牌稍有侵犯,那些跨国巨头就会毫不留情地挥动知识产权的大棒。在他们眼里,品牌显然是有国界的。

不但在跨国巨头眼里,品牌是有国界在,对任何国家的企业来说,品牌都应该是有国界的。

培养一个品牌大不易,而我国不少好不容易“长大”的民族品牌,却不断被外资品牌吞噬,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这些年,中国制造业发展迅猛,但一直戴着“制造业大国而非强国”的帽子。原因何在?就是因为中国制造缺乏有影响力的自有品牌。没有自己的品牌,中国只能在微笑曲线的下端苦苦挣扎。

朱新礼要卖自己的企业,完全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不容他人置喙。但用“品牌不应该有国界”的观点来包装,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现在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打造自有品牌并将其推向全球市场,已经成为制造业升级的共识。如果“品牌不应该有国界”的观点得到认同并被广泛效仿,无疑将是对“中国创造”的沉重打击。

中国要真正成为经济巨人,就需要更多联想、华为、海尔、李宁这样的民族品牌,也需要更多像柳传志、任正非、张瑞敏、李宁这样的民族企业家。此前,朱新礼一直宣称自己在打造民族品牌,也以民族企业家自居。在卖掉汇源之后,朱新礼就和企业家告别,成了一个商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9 01:11:00

可以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9 1:19:4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4-7 09:26:46
不是民族品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