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36148 16
2015-02-02
看到了一篇硕士论文和一篇价格月刊上的论文,都样本数都小于变量数,主成分分析后的结果都很好,到底对不对呢,如果对我的论文就要扩充样本数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2-2 16:29:35
一般认为要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样本量应在100以上,或是样本量是变量数的5倍以上(也有说10倍的),但国内很多文章或学位论文在使用这个方法时并没有按照这个设定。其实在这种情形下,没必要太过纠结这个问题。关键看KMO和球形检验能否通过,通过了才可以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 16:34:40
xddlovejiao1314 发表于 2015-2-2 16:29
一般认为要做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样本量应在100以上,或是样本量是变量数的5倍以上(也有说10倍的),但国内 ...
那就是说当样本小于变量时,kmo检验也是有可能通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 16:36:07
lzx00100 发表于 2015-2-2 16:34
那就是说当样本小于变量时,kmo检验也是有可能通过的?
恩,有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2 21:18:09
同意楼上看法,如果变量之间关联性比较好,小样本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2-3 08:30:50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是两个问题,方法类似,但方向不一样,前者是用item解释因子,后者用因子解释item,
主成分分析类似于坐标转换,抽取最大解释方差(通常要求大于80%),因子分析还有一个解释的因子的问题,进行旋转,追求因子命名和可解释性。
主成分分析样本量少些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大些更好。
因子分析要求大于样本100才会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