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专题研究
概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小企业得到了快速壮大,其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经营规模较小、业务结构相对单一、控制资源有限、内控机制不健全、外部支持有限等问题,其经营波动相对较大,个体的抗风险能力有限,对宏观经济环境有着更强的敏感性。
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主体信用等级较低,单独发债的难度较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已经成为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之一。2013年以来,受工作流程繁琐、利息费用高企、信用风险事件暴露、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规模和企业数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供应链票据和小微企业扶持债券作为新型的债券品种,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发现规模仍较小。
2013年以来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导致债券市场出现多次中小企业主体违约事件和主体级别下调的情况。但由于外部增信措施的设置,集合债券整体债务风险可控。
2015年和2016年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务融资工具兑付的高峰期,级别在投机级、行业景气度仍持续低迷、已出现经营性亏损或濒临亏损、对外担保金额较大或关联方占用大量资金、外部融资渠道狭窄的企业,信用风险大,违约概率高,投资者需重点关注。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发展概况
二、政策环境
三、中小企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四、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现状
五、信用风险分析
六、关注